这首《减字木兰花》由清代诗人汤莱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图书秘府”开篇即点明了诗歌主题,暗喻文学殿堂的神秘与深奥。“丹黄姓字成文谱”,以“丹黄”指代书籍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书籍中文字的丰富与多彩,如同谱写的乐章。“月旦攸归”,月旦评是古代的一种文学评论形式,此处借指文学作品的评价与归宿,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可与推崇。“引领春风到竹扉”,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竹扉则寓意着文学之门,整句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文学作品与外界美好事物相连接的愿望。
“郢歌谁首”,郢歌原指楚国郢都的歌声,这里借指高雅的文学创作或艺术表现。“可许巴人幸列否”,巴人是指古代巴族人民,这里以巴人自比,表达了诗人虽非专业出身,却也渴望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贡献的心愿。“逸兴全消”,逸兴是指超脱世俗的兴致,此处形容诗人沉浸在文学艺术的世界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翻愧新诗度玉箫”,“新诗”指诗人自己的创作,“玉箫”则比喻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艺术完美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对文学与艺术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的追求,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