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临镜学施朱,不信人间有彼姝。
瞥见内家眉样别,回看镜里是村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美貌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当年临镜学施朱,不信人间有彼姝"表明诗人曾经在镜前学习古代美女施琉的化妆技巧,不相信世上还有比她更美的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施琉之美的极度赞赏与追求。
然而,接下来的"瞥见内家眉样别,回看镜里是村姑"则是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诗人在偷瞥到自己的家人时发现她的眉型不同,转头一看镜中的自己,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女子。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从美的追求落入现实的自我认知过程。
整首诗通过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幽默和自嘲,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女性对于美貌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理变化。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直从和靖先生户,割上寒斋处士家。
人生忧患本无涯,强取瞿聃语自排。
吾母白头尤念我,吞声不敢恼慈怀。
眼有玄花因悼亡,观书对客两茫洋。
情知泪是衰翁血,更为童乌滴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