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莱溪学宪过访留酌

背郭幽栖洽隐沦,衡门长日断嚣尘。

何期秉宪台中客,来问持竿濮上人。

盘荐青蔬抽近圃,墙过浊酒是东邻。

不缘大雅思论旧,那得披襟共任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与来访官员之间的温馨交流。首句“背郭幽栖洽隐沦”,点明了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背靠城郭,隐居于幽静之地,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接着,“衡门长日断嚣尘”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住所的简朴与与世隔绝的特点,衡门即低矮的门户,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离,长日则暗示着时间的悠长与生活的闲适。

“何期秉宪台中客,来问持竿濮上人。”这两句转折,引入了来访的官员,出乎隐士意料之外。官员手持宪章,本为治理国家之重臣,却对隐士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兴趣,前来探访,询问隐士如何在濮水边持竿垂钓,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展现了官民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共鸣。

“盘荐青蔬抽近圃,墙过浊酒是东邻。”描述了隐士的生活日常,以新鲜的蔬菜自给自足,与邻居共享醇厚的美酒,生活简单而充实。这不仅体现了隐士的自给自足,也反映了邻里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不缘大雅思论旧,那得披襟共任真。”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友谊和精神交流的珍视。如果不是因为有共同的诗歌雅趣和对过去的回忆,又怎能得到心灵的契合,共同分享真挚的情感。这句话深化了主题,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比物质交往更为重要,是友情和理解的真正源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与官员之间的偶然相遇和交流,展现了隐逸生活与官场生活之间的对比,以及在精神层面上的共鸣与理解,传递了对简单生活和真挚情感的向往。

收录诗词(4)

萧应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少司马王公赴任留都

画省尚书重,留都北斗边。

九霄新斧钺,八座旧神仙。

名姓填金日,声华曳履年。

东山今再起,属望谢公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越王走马埒

双溪据上游,走马埒山小。

远道从天来,长堤出云表。

越王今何在,刘鋹迹已杳。

岁岁荒原中,秋风吹白蓼。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谒故宋陆丞相墓

陆相冢犹存,元人国已灭。

海波溺宋舟,烈日消胡雪。

白骨委天涯,贞心结石铁。

可怜进讲时,泪满朝衣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屑]韵

过莲花山

莲峰海中出,天外郁盘盘。

避世因秦乱,入山皆宋冠。

徒空恤嫠纬,终不弄僚丸。

耿耿名犹在,茅堂迹已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