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桂子月中落

古来灵隐标奇胜,鹫岭龙宫相掩映。

静夜千峰散绿烟,清秋万顷开冰镜。

云外飘飖若雨珠,广寒迸出青珊瑚。

淋漓露气垂金粟,缥缈天香坠玉壶。

初疑仙杵投灵药,忽似昙花零碧落。

衔实何方集远鸡,绕枝几度惊飞鹊。

银阙琼楼不可攀,长留膏馥在人间。

传神独有延清句,不用淮南赋小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奇景,以桂花为中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首句“古来灵隐标奇胜”,开门见山地点出了灵隐寺的非凡地位,暗示其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中的圣地。接下来,“鹫岭龙宫相掩映”一句,通过对比鹫岭与龙宫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灵隐寺的神秘与壮观。

“静夜千峰散绿烟,清秋万顷开冰镜”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夜晚山峰间缭绕的绿烟与秋日里清澈如镜的湖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云外飘飖若雨珠,广寒迸出青珊瑚”则将视线拉高,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看到雨珠般的云朵与如同广寒宫中迸出的青色珊瑚,充满了奇幻色彩。

“淋漓露气垂金粟,缥缈天香坠玉壶”两句,通过露珠与天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香气的浓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初疑仙杵投灵药,忽似昙花零碧落”两句,将仙人与昙花的意象融入其中,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与浪漫气息。

“衔实何方集远鸡,绕枝几度惊飞鹊”两句,通过鸡与鹊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最后,“银阙琼楼不可攀,长留膏馥在人间”表达了对灵隐寺及其所蕴含的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同时强调了这些美好事物虽难以触及,却能长久地留在人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灵隐寺及其中桂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79)

申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休休居士。明代大臣。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 字:汝默
  • 号:瑶泉
  • 籍贯: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535年-1614年

相关古诗词

洞庭篇寿严中翰

崔嵬乎洞庭之山,乃在勾吴之墟具区之薮。

芙蓉点点七十二,双结青螺绾其口。

我昔凌沧洲,振衣千仞巅。

西登缥缈接银汉,东望莫釐生紫烟。

珠宫贝阙俨相向,恍似员峤方壶天。

吾闻灵威丈人入林屋,手探苍水金庭箓。

又闻毛公羽化留空坛,时有鸾鹤来云端。

兹山信美多灵秘,幽栖故是神仙地。

主人三殿倦挥毫,出山便作还山计。

只今六十早归田,摄生日诵参同篇。

洞庭之水酿春酒,醉来恣拍洪厓肩。

形式: 古风

题成祖四骏图(其一)龙驹

玉勒绣缠鬃,天厩出真龙。

报恩苟得所,宁论剑戟锋。

是时元戎方首路,霜毛血溅仍驰骛。

将军抽矢前致词,愿言不忘射钩时。

形式: 古风

题成祖四骏图(其二)飞兔

白沟昔合围,龙驾忽三易。

不成玄武阵,宁标飞兔迹。

髵䰄渍血汗成珠,此时七萃纷前驱。

即今宛马西来道,试看茫茫白沟草。

形式: 古风

回澜石

平山蜒蜿遥山里,岸转沙穷翠屏起。

回作澄潭玉镜开,一片芙蓉插秋水。

芙蓉秋水照晴空,云锦参差图画中。

壁立千寻势不倚,冲波逆障何其雄。

世间之水总流东,谁当横溃皆天工。

君看万古黄河上,片石孤悬砥柱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