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羽林郎,严冬较猎忙。
旌旗开御道,剑戟拥长杨。
飞去五花马,射来双白狼。
中官传赐酒,甲胄拜君王。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武皇巡幸歌(其四)》描绘了一幅宫廷猎狩的壮观场景。诗中的“年少羽林郎”形象生动,展现了年轻勇士们的活力与忠诚。严冬时节,他们活跃在御道上,装备精良,剑戟簇拥着皇帝行至长杨宫,显示出皇家狩猎的威仪。
“飞去五花马,射来双白狼”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花马疾驰如飞,象征着速度与力量,而双白狼被射落,寓意着狩猎的成功和皇权的威慑。这种动态的描绘,体现了古代皇家狩猎活动的豪迈与勇猛。
最后两句“中官传赐酒,甲胄拜君王”,通过中官传达皇恩,以及将士们身披甲胄向君王敬拜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帝的尊崇和对参与者的荣耀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了一幕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既有战斗的紧张,又有宫廷的庄重,展现了明朝时期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薄伐元中策,论兵自古难。
汉唐频拓地,将帅几登坛。
绝漠兼天尽,交河荡日寒。
不知大宛马,曾复到长安。
春草非吾土,春宵还自悲。
庭虚风稍静,帘捲月何迟。
久病儿知药,长吟妻解诗。
他年学耕稼,肯负鹿门期。
盈盈上阳女,愁思起中宵。
月白璚窗静,花深玉辇遥。
晓霞憎国色,春柳妒宫腰。
不见长门赋,伤心有阿娇。
水村人寂寂,迟日敞柴关。
菜甲春初细,园丁雨后閒。
沙边来白鸟,柳外出青山。
此地多幽意,行歌薄暮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