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房深锁老双成,门径幽修石沼清。
万紫千红秋已尽,眼中黄菊最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幽静图景。开头两句“洞房深锁老双成,门径幽修石沼清”通过对洞房和门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其中“老双成”可能是指古树依旧,生长在洞房旁,而“门径幽修石沼清”则形象地表达了通往洞房的小路曲折幽暗,石头上覆盖着青苔,显得异常清新。
第三句“万紫千红秋已尽”,诗人通过对秋天花朵凋零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在这万紫千红中,只剩下黄菊最为分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黄菊在秋天的背景下更加突出,就像诗人的情感在这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环境中得到了凸显。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万物凋零的季节里,也能找到那份难以言说的美丽和宁静。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菜色青肥麦渐黄,雨多泥滑野畦荒。
官田昨夜方车水,早起看来又渺茫。
冲风冒雨过南桥,马上闻钟觉寺遥。
客发顿惊秋信早,飞蓬落叶两萧萧。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
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柴扉深闭百虫秋,落叶幽花露未收。
野僻了无鸡报晓,启明星在树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