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宇文虚中所作,名为《予写金刚经与王正道正道与朱少章复以诗来辄次二公韵(其二)次少章韵》。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个人修行的感悟。
首联“前世曾为粥饭僧,此生随处且腾腾”,诗人自述前生曾是僧侣,每日以粥饭为食,生活简朴。今生虽处世事纷扰之中,但依然保持一种随和自在的心态,不被外界所束缚。
颔联“经中因认人我相,教外都忘大小乘”,表明诗人通过阅读佛经,认识到人我之间的区别,以及在修行过程中超越了传统佛教教义的限制,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颈联“写去欲云居士颂,信来如续祖师灯”,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如同云中的居士之颂,传递佛法的智慧;同时,也期待着收到的信件能像延续祖师的灯火,照亮他人的心灵。
尾联“他年辱赠茅庵句,谁谓因缘昔未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认为即使过去未曾有过这样的因缘,但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能得到别人的赠言,继续传承佛法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个人修行的追求和对佛法传播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