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院

香林曲抱流,竹户昼常阖。

枯涧一彴横,清阴万竿纳。

行逢幽鸟唤,径屡黄叶踏。

古柏两离立,苍色照坏衲。

植根忠孝王,历八百膢腊。

孤筠倚檐空,忍草到阶合。

瘦句传惠洪,余韵尚绕榻。

缅怀缔造初,辛苦把茅搭。

佛髻不受尘,禅枝稳栖鸽。

寒烟冒蔬畦,不碍野花杂。

漻然梵唱清,邻磬远相答。

斜阳一挥手,路转见佛塔。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崇圣院的静谧与古朴之美。首联“香林曲抱流,竹户昼常阖”展现了寺庙被香林环绕,竹门常常紧闭的宁静氛围。接下来,“枯涧一彴横,清阴万竿纳”描绘了山涧中横卧的小桥和万竿翠竹投下的清凉阴影,营造出深邃而幽静的环境。

“行逢幽鸟唤,径屡黄叶踏”通过行人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厚的山径,鸟鸣声和落叶声增添了诗意。诗人笔下,“古柏两离立,苍色照坏衲”描绘了历经岁月的古柏,其苍翠之色映照着破旧的僧衣,传递出历史的沧桑感。

“植根忠孝王,历八百膢腊”暗含崇圣院与忠孝王的渊源,以及其悠久的历史。接下来,“孤筠倚檐空,忍草到阶合”写的是孤竹依偎于屋檐,忍冬草蔓延至台阶,显示出自然与僧舍的和谐共生。

“瘦句传惠洪,余韵尚绕榻”表达了诗人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以及禅意文字的深远影响。最后,“缅怀缔造初,辛苦把茅搭”表达了对寺庙初创者的怀念,以及他们艰辛建造的敬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崇圣院的景致,融入了禅意和历史的厚重,展现出诗人对古寺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46)

杭世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梵天寺

佛塔在何许,斗折历隤坻。

蜿蜒活笔锓,一卷陀罗尼。

刺天交屹峙,拔地两崛奇。

墙匡秋井塌,灵鳗无人知。

复从坏殿壁,摸认青萝碑。

诠诗没榛莽,坡韵亦尘缁。

寻僧纵逸步,锉冷茶烟迟。

窥颜镜元镜,乱叶堆荒陂。

凝龙睡不醒,慌惚泉眼移。

苍凉催晚色,周览凄心脾。

山灵不留人,飒爽飘微飔。

丹黄忽送望,奔赴恐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一庵

后时夫何忧,望收身亦到。

沿缘委巷穷,四顾绝邻保。

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

初从下界看,楼阁在林杪。

涩磴诘屈穿,封径有密筱。

肃然天风来,低拜石坛扫。

丈室涵孤清,抚槛纵遐讨。

了了江上山,落日衔更好。

晷短兴逾高,惜景寸心悄。

咄哉葛长庚,可惜先我老。

遥兴既未能,流眄曷云少。

迢迢江路长,健欲约归鸟。

形式: 古风

过赵一清用东坡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韵

岩岩酒阵朝飞檄,兔盏鸡缸纷不一。

敬容残客罢周旋,特敕当关脱名籍。

筵前棋槊镇相娱,绝胜弯弧制鸣镝。

横窗秋色弄幽姿,疑有花魂呼欲出。

为怜十指费诠排,相遣双鳌破岑寂。

别雕秀句写欢悰,归咏声应出金石。

形式: 古风

峡山寺

江行屈折不知里,今朝真到峡山趾。

屏风几叠列门前,仿佛飞来灵鹫似。

黄茅苦竹纷璁珑,犀牛潭水清若空。

舍舟径穿侧岸入,大树橚爽摇天风。

山灵知我爱佳眺,导入三门转清奥。

山晖堂界二禺祠,帝子仙成颜尚少,振衣凌危台,数峰倒影风吹开。

绿萝罥壁飞鸟绝,枯藓满洞清猿哀。

玉龙蜿蜒下峻阪,苍雪弥天昼疑晚。

寻源更渡流香桥,猛见飞流破岩壸。

峥潺激响檐铎喑,心魂洒濯毛发森。

孤亭谅少热客借,绝壑疑有苍龙吟。

谁遣晶帘遮岫幌,拖落天绅一千丈。

跳珠溅沫不肯休,要使多生首频仰。

老僧对我长眉青,花宫寂寞春长扃。

君不见劳劳尘世少仙骨,难将常语酬山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