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鼎歌

老年落魄犹非昔,破帽遮头谁识得。

不知水郭与山村,杖藜到处寻陈迹。

清宁仙观柳溪阿,松扉昼掩萦藤萝。

玄圣之前石为鼎,藓痕云色何其多。

苍烟腾入苍虬口,神气冲天贯牛斗。

奕传巩固不知年,断送几人先白首。

叹余老眼空摩挲,晕碧重重奈尔何。

古往今来成一叹,不须见此复悲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石鼎歌》是明代诗人王贞的作品,通过描绘石鼎的古老与神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的追忆。

首句“老年落魄犹非昔”,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落魄与不如从前,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接着,“破帽遮头谁识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落魄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他的忽视与遗忘。

“不知水郭与山村,杖藜到处寻陈迹”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探索精神,他不畏艰难,四处寻找着历史的痕迹,试图在过去的岁月中找到一丝慰藉。

接下来的几句“清宁仙观柳溪阿,松扉昼掩萦藤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仙观、柳溪、松扉、藤萝,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自然的氛围,仿佛诗人的心灵也在这片静谧中得到了净化。

“玄圣之前石为鼎,藓痕云色何其多”中的“玄圣”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圣贤,这里借指历史的长河,石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而“藓痕云色”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苍烟腾入苍虬口,神气冲天贯牛斗”这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石鼎比作苍虬之口,苍烟腾起,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直冲云霄,甚至穿透了牛斗星宿,展现出石鼎所蕴含的非凡能量与历史的深远影响。

最后,“奕传巩固不知年,断送几人先白首”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思考,石鼎见证了无数年的变迁,却也见证了无数人的衰老与逝去,时间的流转让人感叹不已。

“叹余老眼空摩挲,晕碧重重奈尔何”则是诗人面对石鼎时的直接感受,他用疲惫的老眼抚摸着石鼎,面对着层层叠叠的碧绿,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古往今来成一叹,不须见此复悲歌”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历史还是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无尽的感叹与无奈,但诗人认为,面对这一切,无需再悲伤地歌唱,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经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石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表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

王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竹居为朱克恭赋

碧水澄潭自作洲,琅玕多种屋东头。

旋烧新笋当茶灶,时斫嘉鱼上钓舟。

客至好从明月饮,居閒何必五湖游。

我家旧在梅溪上,遥忆清风度早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水竹居为朱克恭赋

文采风流偶晋贤,由来踪迹托林泉。

候门童子清如鹤,留客轩窗小似船。

锦鲤寄将书咫尺,綵鸾飞下月婵娟。

何时把酒同烧笋,却访东坡笑渭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水竹居为朱克恭赋

溪流抱回沚,春深带芳洲。

轩居得佳胜,水竹绘清幽。

日丽杂花明,云深嘉树稠。

兰杜发光采,凫鹥共追游。

有客来扣门,风晴气和柔。

布席具芳醴,觞咏时唱酬。

悠悠起遥瞩,侃侃忘隐忧。

从此谢簪绂,乐焉终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水竹居为朱克恭赋

白云宿虚檐,苍云堕高栋。

日暖鱼弄姿,天晴鸟呼梦。

髣髴筼筜谷,未数蔷薇洞。

窗迎山气佳,地隔市声哄。

居然有六逸,亦岂无二仲。

分曹时对奕,课子夜犹讽。

清泉且自酌,冬笋宜修供。

匡床白发翁,笛声或三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