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二)

兰棹举。相趁落红飞去。一隙轻帘凝睇处。

柳丝牵不住。昨日翠蛾金缕。今夜碧波烟渚。

好梦无凭窗又雨。天涯知几许。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翻译

划动兰桨,相伴着落花飘飞。在轻轻的窗帘缝隙中凝视。
柳条无法挽留,昨天的翠眉如金线般美丽。今夜,碧波荡漾在烟雾笼罩的小洲上。
好梦难以成真,窗外又下起了雨。远方的你,我又能知道有多远呢?

注释

兰棹:兰木做的船桨。
趁:伴随。
落红:凋落的花瓣。
一隙:一条缝隙。
凝睇:凝视。
柳丝:柳树的枝条。
翠蛾:青绿色的眉毛,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金缕:金色的细线,形容精致的装饰。
碧波:清澈的波浪。
烟渚:烟雾笼罩的小洲。
好梦:美好的梦境。
无凭:没有依托,难以实现。
窗又雨:窗外又下雨了。
天涯:遥远的地方。
知几许:知道有多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祖皋的作品,名为《谒金门·其二》。诗中描绘了一种春夜的景象和情感状态。

"兰棹举。相趁落红飞去。" 这两句通过对花开花落的描述,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兰棹即兰花盛开时的样子,而“相趁落红”则是春天里花瓣纷纷飘落的情景。

"一隙轻帘凝睇处。柳丝牵不住。" 这两句诗中,“一隙轻帘”指的是窗前轻薄的幕布,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春意盎然的景色。而“柳丝牵不住”则表现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无力感。

"昨日翠蛾金缕。今夜碧波烟渚。" 这两句分别描写了白天和夜晚两个不同的场景。“昨日翠蛾金缕”可能是指阳光下闪耀的金色丝线,或者某种昆虫;“今夜碧波烟渚”则形容夜幕降临时水面上的迷离景象。

"好梦无凭窗又雨。天涯知几许。"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把握的哀愁,以及对人生境界和宇宙之广阔的疑惑。“好梦无凭”说明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梦境,无法捕捉;“天涯知几许”则是对生命、世界边际的探寻与不解。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把握以及宇宙之谜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109)

卢祖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 字:申之
  • 号:蒲江
  •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 生卒年:约1174—1224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七)

闲睡足。冰柱乱敲寒玉。簇簇庭阴嘉树绿。

晚蝉声断续。一雨藕花新浴。香破小窗幽独。

重理焦桐寻旧曲。隔墙风动竹。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一)

罗袖褪。短鬓独搔谁恨。叶叶秋声风衮衮。

万端心一寸。钗凤镜鸾谁问。想见粉香啼损。

倩尽飞鸿终未稳。夜来寒陡顿。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九)

秋几许。荒蓼败荷烟渚。贴水飞鸥江欲暮。

风帆追急羽。蝶梦转头无据。愁到曲屏深处。

寒入双城扃绣户。也应闻细雨。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五)

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

日高帘影碎。暗解鸳鸯罗带。独立晚风谁会。

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