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氏昆仲

兄弟幽栖处,开门水一方。

寻诗撑野艇,论易集空堂。

白昼听蛙吹,青天数雁行。

岭头三百树,好写寄穷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兄弟在幽静栖息地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兄弟幽栖处,开门水一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兄弟俩隐居于山水之间,推开房门便是清澈的水面,画面清雅而富有诗意。

接着,“寻诗撑野艇,论易集空堂”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雅趣。兄弟俩或乘着小船在湖中寻找灵感,或在空旷的厅堂里探讨《周易》,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自由。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

“白昼听蛙吹,青天数雁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傍晚图景。白天,他们在户外聆听青蛙的鸣叫,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夜晚,仰望蓝天,数着南飞的大雁,思绪随着雁阵飘向远方。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岭头三百树,好写寄穷荒”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在山岭之巅种植三百棵树,以此作为对远方兄弟的寄托,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通过树木传达彼此的思念与关怀。这一细节既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中的日常情景,通过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兄弟间深厚情感的表达。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龚韩二子

平生无半面,祸患每过寻。

乱肆两枯骨,枯桐一片心。

道同顽处合,诗向酒中深。

后夜相思处,开门月满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寿寒还

何物堪延岁,携将数卷书。

到门惟有雪,浮海已无桴。

饥渴三仙字,乾坤一老儒。

蓬莱如可至,或许曳长裾。

形式: 五言律诗

左公往堡中有怀

未必长相见,初离叹索居。

遥知兄及弟,只有泪如珠。

踏雪寻诗句,循田得潦馀。

归时属二子,亟为报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和戴子堡中八咏(其一)北山

未到山中去,山中一片云。

无心偏出岫,何事屡移文。

白鹤犹闻怨,驯麋可与群。

嵯峨千丈壁,不必勒前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