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十)

辩嗟孟轲劳,清笑伯夷隘。

秋毫满六虚,须弥藏一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卦]韵

翻译

感叹孟子的辛劳,认为伯夷的清高太过狭隘。
微小的事物充满广阔的空间,连巨大的须弥山也能容纳芥子般的小物。

注释

辩嗟:感叹。
孟轲: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劳:辛劳。
清笑:轻蔑的笑,此处指批评。
伯夷:商朝末年的孤竹君之子,以不食周粟而闻名。
隘:狭隘。
秋毫:鸟兽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事物。
六虚:古代天文学概念,指天空的六个方位。
须弥:古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
藏:容纳。
芥:芥子,一种非常小的种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孟轲和伯夷两位历史人物作为讨论的对象,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辩嗟孟轲劳"一句,可能是在感慨孟子的辩论才华,但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思想或许过于繁复,让人感到劳累;"清笑伯夷隘"则批评伯夷的清高孤傲,认为他的眼界可能过于狭窄。接下来的"秋毫满六虚"和"须弥藏一芥"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万物的包容性和相对性,秋毫之微可以充满浩渺的虚空,而须弥山这样的巨峰却能容纳芥子般的小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对比孟轲和伯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以及对不同人生观的评价。同时,它也富有诗意,语言凝练,富有意象,体现了宋代理学诗人的风格。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二)

大道无关键,人人悉可窥。

超然明日用,了不碍云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八)

漏泄春光处,山寒已放梅。

痴儿元不识,须待百花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九)

相逢无间隔,万里一天风。

与子元同姓,何劳问祖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七)

法法本来空,无垢亦无净。

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