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辩嗟孟轲劳,清笑伯夷隘。
秋毫满六虚,须弥藏一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孟轲和伯夷两位历史人物作为讨论的对象,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辩嗟孟轲劳"一句,可能是在感慨孟子的辩论才华,但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思想或许过于繁复,让人感到劳累;"清笑伯夷隘"则批评伯夷的清高孤傲,认为他的眼界可能过于狭窄。接下来的"秋毫满六虚"和"须弥藏一芥"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万物的包容性和相对性,秋毫之微可以充满浩渺的虚空,而须弥山这样的巨峰却能容纳芥子般的小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对比孟轲和伯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以及对不同人生观的评价。同时,它也富有诗意,语言凝练,富有意象,体现了宋代理学诗人的风格。
不详
大道无关键,人人悉可窥。
超然明日用,了不碍云为。
漏泄春光处,山寒已放梅。
痴儿元不识,须待百花开。
相逢无间隔,万里一天风。
与子元同姓,何劳问祖翁。
法法本来空,无垢亦无净。
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