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舞

太华峰头冰玉沼。开花十丈干云杪。

风散天香闻四表。知多少。亭亭碧叶何曾老。

试问霏烟登鸟道。丹崖步步祥光绕。

折得一枝归月峤。蓬莱岛。霞裾侍女争言好。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翻译

在太华山峰顶的冰雪池塘,花朵盛开直插云霄十丈高。
清风飘散着天赐的香气,弥漫到四面八方。难以计数,那翠绿的叶子何时才会凋零。
试着询问飞鸟,能否登上那烟雾缭绕的山路,通往丹崖,每一步都沐浴着吉祥的光芒。
折下一枝花,带回那如月般皎洁的山岭,蓬莱仙境中的仙女们争相传颂它的美好。

注释

太华峰头:指西岳太华山的山顶。
冰玉沼:形容冰雪覆盖的清澈池塘。
干云杪:形容花开得极高,直入云霄。
天香:形容花香清新如天赐。
鸟道:指鸟儿常走的山路。
月峤:形容明亮如月的山峰。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岛。
霞裾侍女:穿着彩霞般衣裙的仙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太华峰顶有冰玉沼,干云杪开花高达十丈,散发出天香,四处可闻。亭亭碧叶似未曾老去,霏烟缭绕中鸟儿欢歌。此诗通过对仙境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如“太华峰头冰玉沼”、“开花十丈干云杪”等句子,不仅描绘出山峰之美,也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的奇珍异宝。"风散天香闻四表"一句,则通过感官的细节,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能嗅到那股神秘而又清新的香气。

此外,“亭亭碧叶何曾老”这句话,更是诗人对仙境中万物不朽的向往之情的写照。这里的“亭亭”给人的感觉是一片静谧和安详,而“碧叶何曾老”则表达了时间在此地已变得无关紧要,一切生命都处于一种永恒的青春状态。

诗中还通过“试问霏烟登鸟道”一句,引出了仙境中的生灵,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里的和谐与宁静。"丹崖步步祥光绕"则描绘了仙境中光彩夺目的景色,令人向往。

最后,“折得一枝归月峤。蓬莱岛。霞裾侍女争言好。”这两句诗,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一枝仙草,一座神秘的蓬莱岛,还有那争相称赞的侍女,都是仙境生活的一部分,让人不禁想象其中的美妙。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仙境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永恒生命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采莲舞

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

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

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形式:

采莲舞

珠露漙漙清玉宇。霞标绰约消烦暑。

时驭清风之帝所。寻旧侣。三千仙仗临烟渚。

舴艋飘摇来复去。渔翁问我居何处。

笑把红蕖呼鹤驭。回头语。壶中自有朝天路。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采莲舞

翠盖参差森玉柄。迎风浥露香无定。

不著尘沙真体净。芦花径。酒侵酥脸霞相映。

棹拨木兰烟水暝。月华如练秋空静。

一曲悠扬沙鹭听。牵清兴。香红已满蒹葭艇。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采莲令

练光浮,烟敛澄波渺。燕脂湿、靓妆初了。

绿云伞上露滚滚,的皪真珠小。笼娇媚、轻盈伫眺。

无言不见仙娥,凝望蓬岛。

玉阙葱葱,镇锁佳丽春难老。银潢急、星槎飞到。

暂离金砌,为爱此、极目香红绕。倚兰棹。清歌缥缈。

隔花初见,楚楚风流年少。

形式: 词牌: 采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