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曹顾庵归自楚中闻余在白门不及晤而去留书为别赋此词奉答

忆在劳劳亭上别,吴江三落丹枫。

洞庭西望水连空。共谁过赤壁,高唱大江东。

准拟开樽还痛饮,小楼同听疏钟。

布帆归去似飞鸿。寄将黄雀鲊,须趁鲤鱼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清代诗人宋琬为回应好友曹顾庵从楚地归来,未能在白门相会而作的赠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忆在劳劳亭上别”,诗人回忆起在劳劳亭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劳劳亭作为送别的地点,本身就蕴含着离愁别绪。接着“吴江三落丹枫”一句,通过描述吴江边丹枫的落叶,渲染出一种秋日的萧瑟与离别的哀愁。

“洞庭西望水连空”则将视野转向广阔的洞庭湖,水天一色,给人以辽阔无垠之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共谁过赤壁,高唱大江东”两句,借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准拟开樽还痛饮,小楼同听疏钟”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与友人在小楼中再次相聚,饮酒畅谈,聆听远处稀疏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最后“布帆归去似飞鸿”一句,以布帆归航比作飞鸿远去,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寄将黄雀鲊,须趁鲤鱼风”则是诗人通过赠送食物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希望友人能趁着“鲤鱼风”(即顺风)顺利返回,暗含了对友情的深厚与对友人安全的牵挂。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同时也不乏对友人旅途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艾石五兄纳姬白门善解琴书携之入蜀催妆赋此

桃叶桃根艳冶,巫山巫峡嶙峋。高唐云雨昔曾闻。

赋才今宋玉,臣梦果然真。

十样眉誇螺黛,七弦琴拂龙唇。薛涛笺写洛川神。

小窗图笔阵,亲学卫夫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赠少年客

韦曲城南天尺五,翩翩公子豪奢。

小平津外绿杨斜。金鞍雄百骑,蛮鼓醉三挝。

一掷枭卢输百万,吴钩光闪龙蛇。

春衣夜宿杜陵花。情人刘碧玉,侠客鲁朱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唐多令.孤馆

窗外雨澌澌,凉飙戛竹枝。赖征鸿、唤起魂痴。

安得波斯千里镜,重照见、晓妆时。孤馆被秋欺。

啼螀搅梦思。写离愁、空费乌丝。

纵有金针五色线,穿不起、泪珠儿。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鹊桥仙.五人墓

扬旗击鼓,斩蛟射虎,头颅碎黄麻天使。

鱄诸匕首信豪雄,信当日、一人而已。

华表崔巍,松杉森肃,壮士千秋不死。

从来忠义出屠沽,惭愧杀、干儿义子。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