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
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到纸窗明。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乘船出行的情景。"云帆十幅顺风行"形象地写出船只在顺风中疾行,帆影重重,犹如云朵般轻盈。"卧听随船白浪声"则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出在舟中静躺,聆听波涛拍打船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的西湖和即将迎来的月色。“好在西湖波上月”,他想象自己酒醒后将在西湖的波光月色中醒来,这不仅展现出对美景的期待,也寓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旅途的乐观态度。
最后,“酒醒还到纸窗明”以简洁的笔触收尾,暗示了诗人即使在舟行之中,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期待着在酒醒后的明亮纸窗前欣赏西湖的美景,体现了他的雅致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的动态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展现了宋代文人旅行中的闲适与诗意。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
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
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
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一麾飘泊在天涯,寒食园林不见花。
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一见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动水边迎。
苍松翠竹东南道,乱石峰前踏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