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公彦推官登峨嵋亭

新亭彼谁搆,名因翰林揭。

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

归帆天外低,渡鸟云端没。

中原峥嵘际,天堑限楚越。

宁知承平来,但见山花歇。

君相方圣贤,胡为念京阙。

但穷林泉乐,蹑屐上崷崒。

酒量孰先降,樽罍未云竭。

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

神交无古今,清风来飘忽。

征辔还催人,东峰挂寒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峨嵋亭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新亭”、“南极”、“归帆”、“渡鸟”、“山花”等,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

首句“新亭彼谁构,名因翰林揭”,点明了亭子的来历,由翰林命名,暗示了其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接着“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两句,通过描写开阔的视野和清朗的吟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即使年华老去也不觉遗憾。接下来的“归帆天外低,渡鸟云端没”描绘了远处的景色,帆船在天边显得渺小,飞鸟在云层中消失,展现出辽阔的天空和大海的壮丽。

“中原峥嵘际,天堑限楚越”两句,通过对比中原的险峻与楚越之间的天然屏障,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感慨。随后“宁知承平来,但见山花歇”两句,描述了和平时期的景象,山花凋谢,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君相方圣贤,胡为念京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尊敬和对京城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接下来“但穷林泉乐,蹑屐上崷崒”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追求自然之乐,登山赏景的惬意生活。

“酒量孰先降,樽罍未云竭”两句,通过饮酒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豪放和对生活的热爱。“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试图寻找李白的墓地,却在草丛中迷失了碑石。

最后,“神交无古今,清风来飘忽”两句,强调了诗人与古人精神上的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征辔还催人,东峰挂寒月”两句,以催促前行的马鞭和挂在东方山峰上的寒冷月亮,结束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颖叔见招赴何秀才家饮

鞭驴赴君招,十步九蹶促。

相逢即忘劳,深围坐重褥。

恍疑出尘寰,气象豁双目。

名花散天香,仙露浥柔玉。

寄乐方寸间,岂必待华屋。

脱屣远市朝,散发免羁束。

更闻诵新作,字字芝兰馥。

堆盘樱实红,满斝酦醅渌。

幽欢未言归,酒令不须督。

平时常卷舌,动静畏险俗。

玄谈今尽倾,我难惬君欲。

朝闻夕可死,悟矣无迟速。

感君倾醍醐,洒我久饥腹。

又如旱田禾,沛然甘雨沃。

主人意殷勤,呼儿具灯烛。

谁家有斯客,贳衣心亦足。

明朝得长篇,调险不可续。

形式: 古风

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

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

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

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

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

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

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

不及稽古踪,泯默知遇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和樊希韩解元

君马一足病,琐琐阻行迈。

况复梅雨天,坐卧不能快。

空山无大脔,何以具君嘬。

墙根采肥杞,湖漘买鲜鲙。

开樽荐浊酒,高论幸忘惫。

寸心拔茅塞,两耳抉双聩。

文醇潜大和,诗险露幽怪。

联吟极物象,君胜我屡败。

东野久龙钟,多惭退之拜。

奇才必自重,虽黜愈勿懈。

卞璧未遇时,在璞岂能坏。

鉴赏一日逢,青紫信如芥。

君行且迟留,马病愿未差。

贳衣亦何辞,庶用接嘉话。

形式: 古风

和公择游寿圣院啜茶题名

史君尚清净,携客无杯肴。

茗酌诵佛经,尘缘顿沉抛。

疏云堕檐际,微风汎林梢。

吾心已皎皎,我学岂譊譊。

濡毫题名姓,识此逍遥交。

形式: 古风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