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内山有生番,可以暂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菁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昔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斯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无因竟退避,划疆俾肆毒。

可怜近为戕,将祸及床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时期对边疆民族政策的讨论与忧虑。诗人石福通过对“内山有生番”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民族的野蛮与粗犷,以及他们对汉族人民的侵扰。诗中提到“王化弃不收”,表达了对政府放弃教化边疆民族的批评,认为这种放任导致了民族间的冲突加剧。

接着,诗人描述了“穿菁截人首”、“饰金夸其族”的暴力行为,强调了这些行为的残酷和频繁。对于“自昔以为常,近者乃更酷”,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长期存在的暴力行为日益加剧的担忧。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他认为应该对不守规矩的边疆民族进行征讨,以显示国家的权威,并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同时,他主张通过开垦土地、让民众自由迁徙来改变边疆地区的局势,使番族能够驯服并赋税,从而避免无休止的冲突。

最后,“无因竟退避,划疆俾肆毒。可怜近为戕,将祸及床褥。”表达了对政府不应继续退缩,而应划定边界、采取强硬措施的呼吁,同时也对可能带来的更大灾难表示了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朝时期边疆治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及诗人对和平解决边疆问题的渴望。

收录诗词(6)

石福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弃此千里地,唐山一省同。

万雾倚天际,清浊与海通。

广野浑无垠,民番各喁喁。

不设官兵守,其患将无穷。

南划虎尾溪,北踞大鸡笼。

卒足四百名,分汛扼要冲。

台北庶不虚,全郡势自雄。

晏海最上策,犹豫误乃公。

形式: 古风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埔里彰化东,从古无人至。

维嘉庆末年,人民辟渐炽。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式廓惟日增,蹙缩实非计。

当听民开筑,疆理以时议。

舆论如可采,愿君少留意。

形式: 古风

海中见澎湖岛以无风不能至

五日叹羁迟,六日漩尤静。

意轻溟涨阔,目炫阳乌烱。

飞廉谢冰夷,逃窜深戢影。

穹苍虚相涵,一气同溟涬。

乌鲨狎澹濧,拨剌时一逞。

舵移昧远近,寸碧出俄顷。

安辨根虚无,常虞失㜊奵。

气蹻未可乘,临空殊耿耿。

形式: 古风

澎湖

澎湖一穷岛,外海称险隘。

东南控制静,内地安栖息。

山童草木荒,潮涸盐卤塞。

地潟不宜稼,耙犁安所力。

波涛狎床帏,蛟鼍轻蜥蝪。

肆其虓阚性,溟涨犹偪仄。

粟米自东来,未能饱饥膈。

修鳞与团介,炰脍无不得。

天兵昔东下,万艘暍荷戟。

神畀将军泉,至今喷湢㳁。

东临望台疆,时见山尻脊。

西飙会有期,便挂如云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