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听松餐菊。似瘦鹤秋山,绝无尘俗。

鬓点吴霜,酒浇越剑,堆垛闲愁千斛。

谁是狂夫牛,僧君或、先生马牧。

绛蜡底,把行踪略语,牢骚如仆。

横幅,写面貌,京兆眉奁,衣染春山绿。

彤管亲摹,置伊丘壑,不画凌烟也足。

何取弓刀褒,鄂较可丹青顾陆。

传神手、剩卫夫人字,管夫人竹。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鉴赏

这首《喜迁莺》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以“听松餐菊”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隐逸高洁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物形象描绘得生动鲜明。

“似瘦鹤秋山”,以瘦鹤比人,秋山喻境,表现了诗人的孤高与淡泊。“鬓点吴霜,酒浇越剑”,通过白发与美酒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岁月痕迹与豪情。“堆垛闲愁千斛”,以堆积如山的愁绪形容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谁是狂夫牛,僧君或、先生马牧”,这里运用了“狂夫牛”、“僧君”、“先生马牧”的比喻,表达了对不同身份人物的思考与评价。

“绛蜡底,把行踪略语,牢骚如仆”,通过蜡烛的比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以“行踪略语”和“牢骚如仆”描绘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横幅,写面貌,京兆眉奁,衣染春山绿”,这一句通过描绘一幅横幅画卷,展现诗人的外貌特征与服饰色彩,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彤管亲摹,置伊丘壑,不画凌烟也足”,这里以彤管(古代书写工具)描绘丘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何取弓刀褒,鄂较可丹青顾陆”,通过对比弓刀褒与丹青顾陆(指古代著名画家),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

“传神手、剩卫夫人字,管夫人竹”,最后两句通过赞美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的书法与管夫人(宋代女画家)的竹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表现力的赞赏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玲珑四犯四首(其一)

细雨黄昏,听翡翠屏边,笛声初起。

鬟影依稀,坐背红灯乌几。

丁星竹籁蛩音,都迸入一行织。指韵呜呜丝儿气。

力吹得、秋声如此。尊前只合分明见。

认窈窕、樊川婢子。料得前生为弄玉,或是双成姊。

醉把红牙亲拍,应笑我微云学士。

问娉婷骑凤,何时直得,配他萧史。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四首(其二)

满地燕支,是无情有恨,不堪多数。

春色三分,已作二分尘土。

回首燕掠莺捎,受到五更风雨。

想绿窗病眼啼妆,千片泪、痕如许。

隔帘谁唱山香舞,可怜人、乱红辞树。

柳绵榆荚愁多少,同做香泥辛苦。

仿佛倩女离魂,又似荀郎凄楚。

待来春花放,三生石上重语。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四首(其三)

巷战无人,剩雕梁一桁,九条罗帕。

再拜皇天,以次纵容齐挂。

贼至仰视而惊,似听得精灵交骂。

但吞声肢箧奔逃,不敢临风呼吒。

廉姬小妹还魂亚,妾为尼、妹婚而寡。

残躯两两等耄耋,鬼伯当时同赦。

再生已证无生,死者无殊生者。

算清明风雨,又到甲申年也。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四首(其四)

怨海茫茫,将此情填作,镜光缘本。

无可如何,泪湿青衫红粉。

更制元璧徽诗,乞海内恨人怜悯。

断肠词何补摧残,但属有情都肯。

风流自古无凭准,是前因、许多伤损。

脉脉思量当忏悔,暮怨老天残忍。

试想今世今生,即便今年今日。

似卿卿两个,一般多少悲忿。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