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牙山

烈火烹煎沸鼎游,梦回渐觉此身浮。

坐忘三载蕉中鹿,卧护一帆天际舟。

要识此心如止水,尽将尘迹送牢愁。

荆溪莓藓青无恙,待与石亭三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烈火烹煮沸腾的大锅中游走,梦境中醒来渐渐感到自己漂浮不定。
静坐三年如置身于芭蕉林中的鹿,躺下守护着天边驶来的孤舟。
要想理解这颗心如止水般平静,就要把尘世的忧虑全部抛诸脑后。
荆溪边的莓苔依旧青翠完好,期待在此与石亭相伴度过三天时光。

注释

烹煎:比喻经历磨炼或困境。
梦回:从梦中醒来。
坐忘:佛教术语,指忘却世俗杂念。
尘迹:指尘世的纷扰和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番心灵的煎熬和净化后,如同烈火烹煮过的沸鼎中的物象,梦境中逐渐感到自身仿佛在虚无中漂浮。他通过三年的静坐冥想,如同置身于一片迷茫(蕉中鹿),试图超脱世俗的纷扰。诗人渴望达到内心的平静如止水,决心将尘世的忧虑抛诸脑后,让它们成为牢愁的囚笼。

他寄情于自然,看到荆溪边的莓苔依旧青翠,象征着生机与宁静,期待在石亭中停留三天,享受这份清静与自在。整首诗以佛牙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解脱与宁静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留连之意。胡鉴的笔触细腻,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宋代士人崇尚禅意生活的风范。

收录诗词(2)

胡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定业寺

拂云开紫气,窈窕入幽境。

杉森若趋山,竹青无尽境。

寒螀互响答,野鸟话深静。

暗水冽池光,疏风碎金影。

骋怀抖黄埃,吸景别清镜。

三年面溪西,所乐尤未竟。

出野山益深,佳气为参请。

形式: 古风

题大涤洞天留题

拔脚红尘到蕊宫,眼前物物是诗筒。

云关左右转九锁,天柱西南边一峰。

正喜斋厨供笋蕨,更寻药圃觅芝芎。

飞仙何在应怜我,指出灵丹绀箬丛。

形式: 七言律诗

赠陈执中

虎目猿身形最贵,只因攀附即升高。

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句(其一)

何年饮著声闻酒,直到而今醉不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