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辛亥八月乘京汉车南下今岁四月复由此路北上感赋

口衔石阙腹车轮,衣上重沾京汉尘。

鹑首十年仍此醉,鸡声独夜对何人。

滔天终有还清日,誓水难酬未死身。

山色凭河青到眼,太行何意尚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从辛亥年八月乘京汉车南下,至次年四月北上的旅程感慨。首句“口衔石阙腹车轮”形象地刻画了旅途艰辛,仿佛车轮如石阙般沉重,暗示了道路的崎岖和诗人内心的沉郁。第二句“衣上重沾京汉尘”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劳顿,尘土满身,象征着生活的沧桑与疲惫。

接下来,“鹑首十年仍此醉”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却依然沉浸在某种情感或困境中,无法自拔,只能借酒浇愁。“鸡声独夜对何人”则揭示了孤独无依的境况,深夜鸡鸣,无人共语,更显其孤寂。

“滔天终有还清日,誓水难酬未死身”这两句寓言性较强,意味着尽管眼前困境重重,但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洗尽尘埃。然而,对于未能实现的誓言,他感到遗憾,表示即使在生死之间,也未能完成心愿。

最后两句“山色凭河青到眼,太行何意尚嶙峋”以景结情,山色青翠,黄河蜿蜒,诗人感叹太行山脉为何依旧峻峭不平,这既是写景,也是借景抒发心中难以抚平的壮志未酬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与愔仲饮水阁

明眼荷衣是水乡,秋深花木尚昌昌。

织虫声急曾何慕,听雨心平暂得凉。

塔外明虹生指顾,林间新月隐微茫。

相看飞动平生意,消得沉冥半日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苕雪游南山别后寄此并简浪公

与君携手入南山,得意青红杳霭间。

石磴坐谈齐物论,松风凉属片时閒。

茶甘僧院尝泉遍,衣湿烟岚带雨还。

此去应过浪公宿,剪灯尊酒话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怀巩庵清华园(其一)

帘深毡拥入严霜,一夕怀人古月堂。

散步长廊多落叶,挟书讲舍易斜阳。

园中水木凭谁记,别后须髯应更长。

细数欢悰已陈迹,问君何寄慰萧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怀巩庵清华园(其二)

腐儒生计破天悭,行乐端能出冷閒。

酒渴盘空煮秋菊,灯残风吼画寒山。

绝怜一载同形影,似与孤云共往还。

扰扰京华冠盖尽,不须憔悴损离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