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从辛亥年八月乘京汉车南下,至次年四月北上的旅程感慨。首句“口衔石阙腹车轮”形象地刻画了旅途艰辛,仿佛车轮如石阙般沉重,暗示了道路的崎岖和诗人内心的沉郁。第二句“衣上重沾京汉尘”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劳顿,尘土满身,象征着生活的沧桑与疲惫。
接下来,“鹑首十年仍此醉”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却依然沉浸在某种情感或困境中,无法自拔,只能借酒浇愁。“鸡声独夜对何人”则揭示了孤独无依的境况,深夜鸡鸣,无人共语,更显其孤寂。
“滔天终有还清日,誓水难酬未死身”这两句寓言性较强,意味着尽管眼前困境重重,但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洗尽尘埃。然而,对于未能实现的誓言,他感到遗憾,表示即使在生死之间,也未能完成心愿。
最后两句“山色凭河青到眼,太行何意尚嶙峋”以景结情,山色青翠,黄河蜿蜒,诗人感叹太行山脉为何依旧峻峭不平,这既是写景,也是借景抒发心中难以抚平的壮志未酬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