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云歌送周熙穆高士归天台省亲时寓玄妙观

扬州冬雨泥一尺,老子宫前红叶积。

手持青山白云之画图,道人别我将远适。

天台山高云冥冥,千年古铁立石壁。

甘棠圃废蔓草深,寂寞前朝参政宅。

玄孙今者著黄冠,朱户昔时罗画戟。

图书虹气散如烟,故山青青云白白。

尔家父老鬓如丝,斸山采云人不识。

一别几年不相见,寸心千里长相忆。

归将双橘寿高堂,青山白云俱动色。

龙虎之山隔风雨,道人此中炼精魄。

他年拔宅上云中,此日看云意悽恻。

太华峰头见夜日,三岛微青乱波赤。

道逢平叔烦语之,老夫曾是天台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以宁的《青山白云歌送周熙穆高士归天台省亲时寓玄妙观》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扬州冬雨中的景色和对友人即将归省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祝福。首句“扬州冬雨泥一尺”渲染了离别的凄清氛围,接着“老子宫前红叶积”以红叶寓意岁月流转,暗示友人归乡的季节。

诗人运用“手持青山白云之画图”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寓言友人将带着这份自然的馈赠前往天台山。“天台山高云冥冥”、“千年古铁立石壁”则展现出天台山的雄浑与历史沧桑,为友人的归途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还提及“甘棠圃废蔓草深”和“寂寞前朝参政宅”,借古迹的荒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玄孙今者著黄冠”象征友人的家族传承,而“朱户昔时罗画戟”则回忆过去的荣华。接下来,诗人通过“图书虹气散如烟”描绘出书香门第的祥瑞之气,以及对友人故乡的思念。“尔家父老鬓如丝”则流露出对友人家族老去的感叹。

最后,诗人以“归将双橘寿高堂”寄托对友人孝顺的期许,同时“青山白云俱动色”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全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高尚品格的敬仰。结尾处“太华峰头见夜日,三岛微青乱波赤”描绘了想象中的天台山景象,以及与友人重逢的期待,而“道逢平叔烦语之,老夫曾是天台客”则以自身经历再次强调了天台山的特殊意义,使得整首诗韵味悠长。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玄妙观主程南溟所藏冯太守莲花图

往时毗陵二千石,能作冯荷世无匹。

扬州真馆惊见之,江水江云动高壁。

紫台日出群仙朝,露洗榑桑太霞赤。

翠蕤绛节光陆离,汉女湘妃失颜色。

就中一个异姿格,彤霞酒销雪色白。

道人一笑三千龄,太华秋风语畴昔。

忆予濯足江上游,浩歌小海无人识。

荷叶荷花梦里香,倦游见画三太息。

君当取此叶为舟,凌厉南溟观八极。

暮年贺老乞身归,分取鉴湖千顷碧。

形式: 古风

舟中顺风纵笔呈王子懋县尹赵德明知事

行舟难逢万里风,同舟难逢两诗翁。

长风驾舟似走马,诗翁饮酒如长虹。

三年落魄琼花月,去年蹑蹀金台雪。

美人一笑舞罗衣,酒上貂裘雪花热。

漳河归来二月春,河头柳色黄金新。

玉浆浮碗泻碧酒,银尺出网跳鲜鳞。

平原苍莽生晚霭,上党飞狐落天外。

诗成举酒须饮之,君看漳河走东海。

形式: 古风

子懋王尹次予韵君越人尝忆己巳春与胡允文赵彦直陶师川游鉴湖陟玉笥登山阴兰亭问修竹尚无恙否酒酣赋诗一慨千古江海十载故人天方因君兴怀借韵一笑

淡黄柳色摇春风,中流飞桨惊凫翁。

忆昔镜湖携窈窕,故人吐气皆如虹。

秦望山前待明月,苧袍历乱杨花雪。

仙人垂手授玉书,仰首云间五情热。

洞箫吹老琼枝春,袖中短墨长如新。

落帆潮回海门白,有字难寄长江鳞。

兰亭修竹生苍霭,因君兴落湖山外。

笔床茶灶钓船行,何日击舷歌小海。

形式: 古风

题刘志云手植松卷

刘翁前代之故家,种松不种桃李花。

苍髯独立风霜表,几度人间春日斜。

翁家有孙俱白皙,读书松根看松色。

准备长镵斸茯苓,同上青云生羽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