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同时名德半凋零,公如鲁殿灵光,垂老更教岿望集;
四海人才归巨壑,我亦苏门后学,朝宗空有瓣心香。
此挽联以沉稳庄重之气,颂扬了张之洞的崇高品德与深远影响。上联“同时名德半凋零,公如鲁殿灵光”将张之洞比作鲁殿之灵光,即便在众多杰出人物中,他的德行与成就依然熠熠生辉,不因时间流逝而黯淡。下联“垂老更教岿望集”则描绘了张之洞晚年时,其威望与影响力更加凝聚,如同深邃的巨壑,吸纳了四海之才。“我亦苏门后学,朝宗空有瓣心香”则表明了作者作为张之洞的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情犹如朝圣者对神明的虔诚,虽无法言表,但内心充满敬意与感激。整联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张之洞的缅怀与崇敬。
不详
明月几时有,更上层楼,问棋子声中,谁操胜算;
美人犹未来,且摇小艇,向藕花香里,自遣闲情。
喜与不谈时务客饮酒;难为未识姓名人作书。
使节历重洋,万里风涛,远示柔怀劳荩抱;
台星悲遽逝,千秋竹帛,永教中外仰贤声。
互保有先识,夹辅有大功,立宪赖主持,天胡九年不假;
正学堂讲经,明耻堂教战,致身蒙奖借,我愧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