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仲平十八日观潮

吴儿轻生命如线,赤脚翻身踏江练。

南人惯看心不惊,北客平生眼希见。

海上潮来雪不如,中郎诗成锦初烂。

句法岂但窥澄江,壮士何从挽天汉。

飞流溅沫不足论,万壑千岩此为冠。

解言越峤翠摩空,岁与浪花争隐见。

我亦苍颜阅九州,始问江神得奇玩。

六年东望西兴云,岁月崩奔一飞箭。

拟将匹练作江图,归与故人誇伟观。

倘从江海识波涛,分逐秋篷共流转。

试令海若语冯夷,惭色自应须满面。

谁当更草海潮篇,词采风流付王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潮的壮观景象,以吴地少年勇踏江练开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潮水涌动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南人与北客对潮水的不同感受,突出了潮水的震撼力。接着,以“海上潮来雪不如”、“中郎诗成锦初烂”等诗句,赞美了潮水之美,将其比作雪、锦,形象生动。

“句法岂但窥澄江,壮士何从挽天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潮水力量的赞叹,仿佛能窥视清澈的江水,甚至能挽起天上的银河。接下来,“飞流溅沫不足论,万壑千岩此为冠”则进一步强调了潮水的壮观,即使飞流溅起的水花也难以形容其美,此处的潮水堪称自然界的冠冕。

“解言越峤翠摩空,岁与浪花争隐见”描绘了潮水与山峦、浪花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潮水的动态美。最后,“我亦苍颜阅九州,始问江神得奇玩”表达了诗人对潮水之美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潮水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比喻,展现了潮水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次韵相之木犀三首(其一)

木犀韵胜无人画,合在诗翁阿堵中。

已写幽姿入新句,莫将遗恨怨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韵相之木犀三首(其二)

异时茅屋东边树,黄粟吹香趁水流。

旋买残枝供燕几,为谁辜负故山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相之木犀三首(其三)

兰芳九畹是同流,薜荔江蓠格未优。

不为岩花作佳传,灵均空说楚江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雨后顿有秋意得小诗四绝(其一)

九衢残暑厌风埃,两日阴云遂不开。

造物固应知客意,急催新雨送秋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