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尽沅湘路,征骖又汨罗。
浅沙犹拥渡,流水自生波。
古戍明枫橘,余香歇芰荷。
中流渔父过,不敢扣舷歌。
这首清代诗人朱逌然的《渡汨罗江》描绘了诗人行经沅湘之路,来到汨罗江畔的情景。首句“行尽沅湘路”表达了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征骖又汨罗”则暗示了诗人即将面对的重要时刻——渡过汨罗江。
“浅沙犹拥渡,流水自生波”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面的景象,浅沙似乎在挽留行舟,流水则泛起层层涟漪,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接着,“古戍明枫橘,余香歇芰荷”描绘了两岸的秋色,古老的戍楼映衬着火红的枫树和橘子,而荷花的香气已经消散,增添了时空感和寂寥之感。
最后,“中流渔父过,不敢扣舷歌”以渔父的形象收尾,他静静地划过江面,似乎对诗人的忧思有所感知,因此不敢打破这份宁静,没有高歌。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命运与自然环境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渔父那种超脱世俗的羡慕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过汨罗江时的内心世界和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同治元年进士。光绪间曾提督湖南、四川学政。官至詹事。精通文字训诂之学及《毛诗》、《周礼》、《春秋谷梁传》。有《说文广例》
拂天花雨停金樽,轮台万里风云昏。
故人佩剑将西征,青丝络马咸阳津。
咸阳杨柳玉关雪,美人如花马如血。
毡庐弦管回春风,废碛骷髅照寒月。
吁嗟穷臣出塞古所悲,辞隔天日来荒陲。
不遑将母瘁王事,侧身掩涕今何时。
中原年来疲挞伐,野番窥边时窃发。
战士饥搜黑水鱼,将军勇堕天山鹘。
愿君袖石奠昆仑,他年待君神武门。
王屋风烟卷客旌,覃怀古道接漳衡。
雨余万木绿成海,战后新苔红上城。
四国金汤推健垒,连村刀剑误春耕。
眼前击楫波如砥,南下河流慨不平。
野色起平阴,苍然万里心。
劳生感行役,吾道托孤吟。
华岳归云迥,茅津落日深。
拊膺思骨肉,欲语重沾襟。
吹笛山楼秋月清,故人匹马向边城。
木兰东去瞻天近,莫作寻常出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