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其一)

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

橘根阳未萌,棘枝已扶疏。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园中种植优良的橘树,用荆棘作为篱笆。
橘树的根还没有发芽,而荆棘的枝条已经繁茂。
整年里,它们又高又密,气势旺盛,压过了一旁的橘树。
难道是因为雨水阳光的偏爱吗?其实是它们习性的不同。
不是同类就不能相依,橘树要从一开始就防范这种情况。

注释

中园:园中的空地。
佳橘:优良的橘树。
储胥:篱笆,这里指荆棘。
阳未萌:还没有发芽,指橘树的生长阶段。
扶疏:枝叶繁茂。
势盛:气势旺盛。
厥初:开始,最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园内佳橘与插棘共存的生动图景,通过对比两者的生长状态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于品格高尚、坚韧不拔的人物寓意。诗中的佳橘象征着正直无私之士,而插棘则代表着那些虽然外表粗糙但内在坚韧、有用之人。

“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开篇即点出主旨,将佳橘与插棘并置,以示对比。佳橘虽好,但尚未生根;而插棘虽然外形坚硬,却已经枝叶扶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表面与内在、潜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随后诗人描述了插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长,直至枝叶繁茂,甚至超过了佳橘。这一描写增强了插棘坚韧不拔、最终取得成功的地位。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诗人借此自然现象,反思原因,认为并非是因为雨水的偏爱,而是由于它们本身的习性和特性不同。这里雨露可以比喻为外界的恩惠或机遇,而习性则指内在的品质与本能。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最后诗人点出,佳橘虽然美好,但它不能成为依赖,因为它未能如插棘那般坚韧。这一句强调了内在品质对于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两种植物生长状况,传达了一种生活哲理,即外表不一定代表实力,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坚韧与特质。这种思想倡导读者要注重个人的品格修养和内在力量,而不是仅凭外表或一时的光鲜。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是一篇寓意丰富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物(其三)

溪翁撷佳草,日恐饥其鱼。

霜枯野水落,猵獭搜无馀。

翁归束稿人,寘彼溪之隅。

责以警长夜,翁计何其愚。

形式: 古风

感物(其四)

有山莫栽桃,有地宜种竹。

此竹岂不佳,清阴蔽茅屋。

朝有孤凤翔,暮有白鹤宿。

桃花艳春风,蜂蝶趁粗俗。

花谢不复来,相媚一饷足。

形式: 古风

蒲席歌

君不见象床金缕黄龙须,翠帏茸毯红氍毹。

凝香燕寝环琼姝,美物作恶常须臾。

能令王孙泣路隅,富贵不到山中臞。

霜空雁落寒陵肤,西溪女郎织春蒲。

作席眼眼涵清腴,发僧方丈供横铺。

苍烟翠雾不可摹,摩挲温厚便鹤躯。

高眠齁齁忘朝晡,远梦飒飒生江湖。

楮衾竹榻蒲为徒,观美不足安有馀。

更生九节寿老夫,百年与尔同卷舒,清风傲兀超几蘧。

形式: 古风

解棋

两雄相持机不发,一著输先智相轧。

退守皆虞虎穴空,通和不肯鸿沟割。

危枰已属堕甑里,巧势争看强弩末。

疲思嘿嘿鬼神寂,密运茫茫天地阔。

悍鸡趁斗不暇咮,骏马争驰各忘秣。

矰禽睥睨欲高举,罝兔迷离思远脱。

死中求生背水阵,灰冷复焚馀烛跋。

白登倏报沛公走,阏与俄闻赵师活。

傍观骇服算入妙,对局虚骄气方夺。

人生胜负何可期,生达难欺死诸葛。

推枰一笑拍阑干,满袖松风凉泼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