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查韬荒(其四)

莞香多血结,端砚有花痕。

相赠无馀物,相知祗二言。

才高偏下俗,气侠不惭恩。

沉湎谁能似,生涯在绿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别查韬荒(其四)》。诗中以“莞香多血结,端砚有花痕”开篇,巧妙地将赠礼与情感相连,通过“莞香”和“端砚”的独特之处,象征着深厚的情谊与珍贵的友谊。接下来,“相赠无馀物,相知祗二言”,表达了赠者与受者之间纯粹而深刻的理解与共鸣,无需过多言语,心意已尽。

“才高偏下俗,气侠不惭恩”两句,是对赠者的才华与个性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这里的“才高”并非贬义,而是指其才华出众,却因不合世俗而显得与众不同;“气侠”则形容其性格豪爽、重情重义,面对恩情从不退缩。这种独特的个性与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最后,“沉湎谁能似,生涯在绿樽”,通过“沉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赠者的生活态度,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不为外界所扰。而“生涯在绿樽”则暗示了他可能偏好饮酒自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整首诗通过对赠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别查韬荒(其五)

去踏梅花岭,斑骓似陆郎。

无才除左纛,不敢问金装。

赣石诸滩险,浔江九派长。

舟中如有作,一一记炎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别查韬荒(其六)

山枝工蜜渍,水熟解兰薰。

归赠楼中妇,香应日夕闻。

书从闺阁著,情以友朋分。

时作熊经好,遵生贵在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赠别查韬荒(其七)

弹筝纤手子,送尔曲难终。

斫鲙鲥鱼白,调齑豆蔻红。

道成方好色,才在不知穷。

金石期相保,千秋业在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别查韬荒(其八)

越草多灵药,蛮花半大丹。

神仙宁有种,服食不曾难。

葛令遗书古,浮丘静夜寒。

留君偏未得,涕泪落江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