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慢

高阁寒轻,映万朵芳梅,乱堆香雪。

未待江南,早冠百花,先占一阳佳节。

剪彩凝酥,无处学、天然奇绝。

便寿阳妆,工夫费尽,艳姿终别。

风里弄轻盈,掩珠英明莹,待腊飘烈。莫放芳菲歇。

剩永宵欢赏,酒酣吟折。

倒玉何妨,且听取、樽前新阕。

怕笛声长,行云散尽,谩悲风月。

形式: 词牌: 梅香慢

翻译

高阁之上,清冷微寒,映照着万朵盛开的梅花,如同堆积的香雪纷飞。
还未等到江南的春天,它已早早地在百花中独占鳌头,庆祝着冬至后的第一个温暖节日。
剪裁出彩色的花瓣,凝聚着酥软的质感,没有一处能学到它的天生绝妙。
即使是寿阳公主的妆容,也要花费许多功夫,但再美的姿态也无法留住这瞬间。
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明珠般明亮,等待着腊月的严寒将其飘落。不要让芬芳消逝。
让我们在漫长的夜晚尽情欣赏,饮酒赋诗,享受欢乐。
即使倾倒美酒也不妨,暂且倾听酒杯前的新曲。
却怕笛声悠长,连同行云一起消散,徒然面对凄凉的风月。

注释

高阁:高楼。
寒轻:微寒。
映:照映。
万朵:形容很多。
百花:各种花。
一阳:冬至后第一个温暖的日子。
剪彩:剪裁彩色的图案。
凝酥:像酥油一样凝固。
寿阳妆:古代美女寿阳公主的妆容。
永宵:长夜。
酒酣:喝得很畅快。
玉:美酒。
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
行云:飘动的云彩。
悲风月:悲伤的风月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梅花图景,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开篇“高阁寒轻”四字,便设定了一个高远清冷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悬挂在空中的梅香。紧接着,“映万朵芳梅”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万朵之多,形象丰富,给人以繁华而不失清丽之感。

“乱堆香雪”用了“乱堆”来形容梅花的纷乱美,这种比喻手法增添了一份生动与自然。诗人的笔触细腻,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对春天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接下来的“未待江南,早冠百花,先占一阳佳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独占春光的赞美之情。梅花不待江南春暖,而是提前绽放,以其独特的姿色赢得“佳节”的称号。

“剪彩凝酥, 无处学、天然奇绝”这些字句,不仅描写了梅花的外形,更强调了它们无需修饰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梅花形态和香气的细腻描绘,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而“便寿阳妆,工夫费尽,艳姿终别”则是对春天易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叹息,尽管春光明媚,但终将离去,这种无常感让人生出一丝哀愁。

“风里弄轻盈,掩珠英明莹,待腊飘烈。莫放芳菲歇”则是一幅梅花在微风中摇曳的画面,诗人似乎在呼吁,让这份美好不要就此消逝。

“剩永宵欢赏,酒酣吟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而“倒玉何妨,且听取、樽前新阕”则是对音乐和饮酒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怕笛声长,行云散尽,谩悲风月”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自然界中那些易逝事物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展现了一种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留恋。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其四)腊梅

蜜室蜂房别有香。腊前偏会泄春光。

凝伫清容何所似,笑姚黄。

蜡注金钟诚得意,风飘气味压群芳。

不似寿阳夸粉面,道家妆。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其二)红梅

谁染深红酥缀来。意浓含笑美颜开。

误认浣溪人饮罢,上香腮。

辨杏疑桃称好句,名园色异占多才。

折得一枝斜插鬓,坠金钗。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其三)

取次匀妆粉有痕。参差玉软淡精神。

姑射重绡风卷乱,喜相迎。

蝶戏飞层双翅重,清中富贵最多情。

全似寿阳当日事,点残英。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其一)白梅

雪态冰姿好似伊。料应尝笑水仙迟。

驿使初传芳信早,赏佳期。

暗想花神多巧妙,黏酥缀玉压纤枝。

粉面临鸾宜月殿,整妆时。

形式: 词牌: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