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林寺

野人一过竹林寺,无数竹枝生白烟。

江近玉龙埋碧草,月明黄鹤下芝田。

树衔宿雨啼山鹧,花落春风老杜鹃。

何日来分云半榻,故人不用买山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游竹林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竹林寺景象。首句“野人一过竹林寺”,以“野人”自居,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宁静心境。接下来的“无数竹枝生白烟”,通过“白烟”形象地描绘出竹林在阳光下蒸腾的景象,显得清新而神秘。

“江近玉龙埋碧草”一句,将江水比喻为“玉龙”,生动地展现了江水的清澈与活力,而“埋碧草”则暗示了水边草地的翠绿。月夜的场景在“月明黄鹤下芝田”中得以展现,黄鹤的形象增添了仙气,芝田则象征着仙境,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

“树衔宿雨啼山鹧,花落春风老杜鹃”两句,通过“宿雨”、“啼山鹧”和“花落”、“老杜鹃”,描绘了雨后山鸟的啼鸣和春花凋零的季节变化,富有动态感,也寓含时光流转之意。

最后,“何日来分云半榻,故人不用买山钱”表达了诗人对竹林寺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在此与朋友共享清幽,无需世俗的财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次韵送人还茅山

八十华阳洞里仙,朝回剑履御阶前。

丹砂出鼎无馀火,白发看经有太玄。

三月云江春似海,九重金阙日如年。

归来依旧茅山月,道德明言说五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酌桂芳庭

桂枝秋露洗银瓶,醉里题诗记答曾。

接竹池通丹井水,隔松人诵蕊珠经。

茶香石鼎烧红叶,酒渴冰盘破紫菱。

一带钟山青未了,碧窗云气护龙亭。

形式: 七言律诗

贺内台治书奉敕树碑先茔

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

江东丘垄云山好,天上文章雨露香。

句曲洞中天紫翠,凤凰台上月清光。

忠臣孝子千年意,永刻丰碑不可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长干寺

秦淮河上长干寺,松柏萧萧云日鲜。

故堠尚存铜雀瓦,断碑犹载晋朝年。

石坛幡影风吹动,辇路砖花雨滴穿。

惟有长廊旧时月,几回缺后几回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