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九日》,描绘了诗人每年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首句“岁岁登高处”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坚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次句“凭阑此复同”则写出诗人每年都在同一地点凭栏远望,流露出一种习惯性的执着。
“客情秋色里”将个人的游子之情融入秋日景色中,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而“世事乱云中”则寓言世事如乱云般难以捉摸,暗含对世间纷扰的感叹。接下来,“坛影连残照”描绘了夕阳下祭坛的剪影,增添了历史感和沧桑之感。
“汀沙起断鸿”以孤雁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同时也寓意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天南频极目,燧火至今红”,诗人向南望去,遥想烽火台上的烽烟依旧,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为线索,通过秋色、乱云、坛影、断鸿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