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寺

寺古径偏曲,僧稀山更幽。

昙花如笑客,瑶草不知秋。

风细炉烟袅,云开塔影浮。

虎溪何处是,吾欲问踪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林寺的静谧与深邃之美。首句“寺古径偏曲,僧稀山更幽”以古寺和曲折的小径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昙花如笑客,瑶草不知秋”运用拟人手法,将昙花比作笑客,瑶草仿佛不知季节更迭,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禅意。

“风细炉烟袅,云开塔影浮”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祥和,微风轻拂,炉烟袅袅上升,云层散开,塔影在水面轻轻浮动,画面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意与禅机。

最后,“虎溪何处是,吾欲问踪由”以一个疑问句结束,引人遐想。虎溪作为佛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此处借以提问,既表达了对西林寺历史文化的探寻之意,也暗含了对内心深处平静与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西林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0)

陈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洪武初从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累迁都督佥事。从燕王出塞为前锋,进副千户。从起兵,佐世子留守北平。累迁都督佥事,封泰宁侯。永乐时督建北京宫殿。成祖北征,辅赵王留守北京。谥忠襄

  • 籍贯:明扬州府泰州
  • 生卒年:1335—1419

相关古诗词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其一)

不见高人久,含情日倚楼。

雕龙思绪论,吐凤忆风流。

笔底三江泻,胸中万宝褒。

何当击舟楫,一过白沙洲。

形式: 五言律诗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其二)

气屈双龙剑,才微五凤楼。

振衣登绝巘,濯足俯长流。

杖履应谁共,诗书祇自褒。

已成遗侣鹤,寂寞宿沙洲。

形式: 五言律诗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其三)

昔与君同学,如登百尺楼。

文诠超上乘,声价重时流。

志气三秋吐,英雄万国褒。

愿言皆脱颖,携手上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其四)

聆言尘外性,爱此山中楼。

种菊开三径,藏书杂九流。

田家酒初熟,邻叟日相褒。

风雨前溪恶,移船入萩洲。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