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描绘了登高远眺钱塘江潮的壮丽景象。首句“独倚危岑岸接䍦”以个人独处的孤独感开始,展现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江岸近在眼前,与苍茫的背景形成对比。“晚潮初上练痕齐”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潮水如白练般涌来,江面波光粼粼,如同丝带一般整齐。
“乱挝鼍鼓妖蛟舞”运用了夸张和比喻,将潮水的声音比作鼍鼓(大龟壳制成的鼓)的狂乱敲击,形象地描绘出潮水汹涌澎湃的气势,仿佛蛟龙起舞。而“倒捲银山海日低”则进一步描绘了潮水涌动时的壮观,仿佛银色的山峦翻滚,连带着太阳也似乎被拉低。
“弓弩千年人去后”暗示历史的沧桑,千百年来,钱塘江潮依旧,人事已非。“帆樯万里望中迷”则写出诗人遥望远方,思绪万千,对江面上过往船只的迷失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凭谁唤起眉山老,为诵钱王庙里题”,诗人期盼能有人唤起眉山的老者(可能指代当地的历史人物或智者),让他们在钱王庙中吟诵这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钱塘江潮的雄浑壮观,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人文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