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云麓新葺北墅园池

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

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无一日、不春意。

独乐当时高致。醉吟篇、如今还继。

举头见日,葵心倾□,□□归计。

浮碧亭□,泛红波迥,桃源人世。

待天香□□,开时又胜,翠阴青子。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美丽的山峦都在西湖周围,城市向北延伸,河水潺潺流淌。
屋旁有五亩地,小桥连接着两个池塘,轻烟笼罩着翠绿的景色。
云雾缭绕在山脚下,竹径半掩,飞来的鸥鸟需要避开。
一年四季,我常饮酒赏花赏月,每一天都充满春天的气息。
那时独自享受的乐趣和高尚的情趣,如今在醉酒吟诗中延续。
抬头看见太阳,向日葵向着阳光,心中萌生回家的念头。
浮碧亭上,红波荡漾,仿佛是桃花源般的世界。
期待着天香飘来,花开之时更胜以往,满眼翠绿,青果累累。

注释

斗城:形容城市密集如棋盘。
流水:指河水。
旋叠:快速堆积。
云根:山脚下的云雾。
四时:四季。
天香:形容花香。
翠阴:翠绿的树荫。
青子:青涩的果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两句,勾勒出一处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观,其中“斗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标性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三句,则描写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处拥有五亩园田的宅院,通过小桥与外界相连,而这座小桥又连接着两个水塘。这里的“平烟蘸翠”表达了一种淡雅幽静的氛围。

在“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三句中,诗人继续描绘园中的景致。这里的“旋叠云根”可能是指山势蜿蜒,或是云雾缭绕;“半开竹径”则写出了竹林间的小路,给人一种隐约的美感。而“鸥来须避”一句,则是在提醒游人或园中居住者,当水鸟飞临时,要小心谨慎,以免惊扰了它们。

接下来的“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無一日、不春意。独乐当时高致”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他希望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不论是哪个季节,都能手持酒杯,伴随着鲜花与明月,尽情享受每一天的春意。这里的“独乐当时高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不做过多考虑的态度。

最后,“醉吟篇、如今还继。举头见日,葵心倾□,□□归计”等句,则是一种抒情之作。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或是对现实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慨。这里的“醉吟篇”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创作,或是生活中的一段往事;“如今还继”则是在表达尽管时间流逝,但那些记忆依旧在心头。接下来的几句,由于文字残缺,意境变得有些模糊,但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某种波动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美好时光的珍惜。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六)送万信州

几番时事重论,座中共惜斜阳下。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约住飞花,暂听留燕,更攀情语。问千牙过阙,一封入奏,忠孝事、都应写。

闻道兰台清暇。载鸱夷、烟江一舸。贞元旧曲,如今谁听,惟公和寡。儿骑空迎,舜瞳回盼,玉阶前借。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

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

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

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

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

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

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风入松(其四)麓翁园堂宴客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其三)桂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