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十)

几见高人遁迹,且随矮子观场。

悲欢所听谁说,啼笑依然独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复杂情感与境遇,通过“高人遁迹”与“矮子观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面对生活时的心态和选择。高人遁迹,可能是指那些追求精神自由、远离尘嚣的人,他们选择隐逸,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矮子观场,则可能是指那些在世俗生活中随波逐流、观察他人行为的人,他们的生活更为现实,关注的是眼前的利益与社会的动态。

“悲欢所听谁说”,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中喜怒哀乐的深刻思考,暗示了这些情感并非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内心感受的真实反映。每个人对于同一事件的感受可能截然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啼笑依然独忙”,则进一步强调了个体在面对生活时的独立性和忙碌状态。无论是笑声还是泪水,都是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往往伴随着生活的忙碌与奔波。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即使在忙碌与疲惫中,人们仍然需要找到自我情感的出口,无论是通过笑声还是泪水。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生中的情感体验、个人选择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它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所在。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十一)

斯晨斯夕求心,以雅以南自吟。

一室悠悠望古,孤怀渺渺殊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十二)

数年加我无过,十载忧天自劳。

欲向虞渊洗日,岂愁涨海飞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

无题三绝(其一)

一枝残艳出东园,几度飞花趁蝶喧。

自向楼中辞燕子,每从山外忆王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无题三绝(其二)

青山竹影下幽溪,细细流莺枝上啼。

举目光烟归碧岫,只疑春在夕阳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