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遣兴五首(其二)

乐道嗜泉石,荣名慕簪笏。

智力纷相争,黄金彼何物。

金多身早毙,道在名不没。

君看淘金人,寒沙侵枯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潜的《江上遣兴五首(其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世俗荣华与道义之间取舍的思考。首句“乐道嗜泉石”表明诗人喜好自然与朴素的生活,对道义有着深厚的兴趣。然而,“荣名慕簪笏”又反映出他对仕途名利的向往。

接下来,“智力纷相争”揭示了社会上人们为了地位和财富而激烈竞争的现象,诗人以“黄金彼何物”反问,暗示黄金虽被视为富贵象征,但在他看来,其价值并非永恒。“金多身早毙”进一步强调了财富可能带来的危险,过早消耗人的生命。

最后两句“道在名不没”和“君看淘金人,寒沙侵枯骨”则通过淘金人的形象,生动描绘出那些为追求黄金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他们的努力和生命最终可能只是留下一片荒凉的沙场和枯骨,以此警示世人,真正的价值在于道德和名声,它们才是永恒不灭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度反思。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江上遣兴五首(其三)

隋侯明月珠,照乘光十二。

楚国惟善人,南州有高士。

人为物之灵,物乃世之累。

白璧宁有瑕,匹夫岂无罪。

形式: 古风

江上遣兴五首(其四)

由来管鲍交,岂为通财论。

范张鸡黍约,奚啻骨肉恩。

时人急功利,古道今罕存。

方寸隔山岳,四海难弟昆。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江上遣兴五首(其五)

穷檐有婺妇,容貌独修洁。

不受贾客金,甘心对明月。

士苟不得意,朝秦莫适越。

贞女存纲常,丈夫愧名节。

形式: 古风

飞来峰

孤峰立云际,何处忽飞来。

千层金碧障,万叠紫翠堆。

坐忆冷泉亭,静闻秋猿哀。

閒情散香墨,陈迹生苍苔。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