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赠送给锽声外侍者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侍者还山修行的赞赏和对其佛法造诣的肯定。首句“侍者还山修白业”描绘了侍者回归山林,专注于清净修行的情景,"白业"象征纯洁的修行事业。次句“何须门外问三车”暗示侍者已无需在世俗中寻求答案,他的智慧与领悟已经足够。
第三句“微尘有相皆成幻”借用佛教理念,指出世间万物的表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强调修行者应看破幻象。第四句“大道无岐直到家”进一步阐述修行的道路虽看似复杂,但其实直指人心,直达解脱的归宿。
第五、六句“月满秋岩收桂子,雪消春涧采蒲芽”以自然景象寓言修行的季节性变化,暗示侍者将在静谧的山中收获智慧的果实。最后两句“阿师弘教成狮子,伫见传衣后代誇”赞美侍者如狮子般威猛,佛法深厚,期待他能将衣钵传承下去,为后世留下佳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侍者的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