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池州贵池亭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它的气势如同宋武帝的凌歊台,远远望去帆影清晰可见
蜀江的雪浪与西江水位齐平,春天的寒意时有时无

注释

势比:形容气势之大。
凌歊宋武台:宋武帝的凌歊台,代指高峻的楼台。
分明:清晰可见。
百里远帆:远处的船帆。
蜀江:四川的江。
雪浪:比喻江水泛起的白色浪花。
西江:长江上游的别称。
强半:大部分。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去却来:时而消散,时而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审视大自然。"势比凌歊宋武台"一句,通过比较来形容池州贵池亭的壮丽景色,似乎与古代名将宋武台相比,显得更加雄伟。这里的“势”字不仅指自然景观,也隐含了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接下来的"分明百里远帆开"则描写了视野宽广,可以清晰地看到百里之外的船帆,这种描绘手法强调了空间感和远景的美丽。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辽远。

第三句"蜀江雪浪西江满",直接切入到水域的动态美,"蜀江"即是指四川一带的长江支流,而"雪浪"则可能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出现的现象,或许是阳光照射下的波光,或许是冬季河面上的积雪。这里强调了水势的壮观和江水的丰沛。

最后一句"强半春寒去却来",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转之感。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气温依旧不稳定,寒意犹存。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对季节变换的敏锐观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比、远景和动态描写,以及对时间感知的展现,构建了一种宏大而细腻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题齐安城楼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

一渠东注芳华苑,苑锁池塘百岁空。

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

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村舍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

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