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春深好,春深经业家。
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
折桂名惭郤,收萤志慕车。
官场泥补处,最怕寸阴斜。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意盎然之处的向往以及不愿过问世俗纷争。诗中“何处春深好,春深经业家”两句,既是对春天美好的追寻,也透露出诗人希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安静生活的小天地。接着的“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则表达了诗人只愿意去官职较低的太常寺,过平淡生活,而不愿卷入世间纷争,更不关心那些繁华如同曲江之花的人事。
“折桂名惭郤,收萤志慕车”两句中,“折桂”指的是古时文人骚客游山时所为,以示自己的高洁品格;“收萤”则是比喻勤奋向学之心。诗人通过这些行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个性和追求高尚志向的决心。
最后,“官场泥补处, 最怕寸阴斜”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担忧。这里的“官场”指的是官员们争权夺利的地方,而“最怕寸阴斞”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最害怕的是时间的流失,因为这不仅代表着生命的消逝,也意味着理想和抱负的荒废。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美好与官场纷争,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追求和时间珍贵性的深刻认识。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何处春深好,春深隐士家。
野衣裁薜叶,山饭晒松花。
兰索纫幽佩,蒲轮驻软车。
林间箕踞坐,白眼向人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渔父家。
松湾随棹月,桃浦落船花。
投饵移轻楫,牵轮转小车。
萧萧芦叶里,风起钓丝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潮户家。
涛翻三月雪,浪喷四时花。
曳练驰千马,惊雷走万车。
馀波落何处,江转富阳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
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
餔歠眠糟瓮,流涎见曲车。
中山一沈醉,千度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