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丹井”的神秘景观,位于信州的招真观内。诗人袁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处古迹的独特魅力。
“金鼎閟寒泉”,开篇即以“金鼎”与“寒泉”相配,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金鼎,古代用于炼丹或祭祀的器具,象征着神圣与力量;寒泉,则暗示了水源的纯净与深邃,二者结合,仿佛预示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潜藏其中。
“真火弥不坏”,进一步揭示了这处景观的非凡之处——即使经过时间的侵蚀,依然保持着不灭的真火。这里的“真火”不仅指实际的火焰,更象征着内在的活力与永恒的精神力量,强调了其超越时间和物质的特性。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这处景观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景象,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会释放出奇异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运用了“飞腾”和“光怪”这两个词,既描绘了景观的动态之美,也暗含了其蕴含的神秘力量和变化莫测的特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无限可能的世界,让人对“丹井”这一古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