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招真观二十八咏(其五)丹井

金鼎閟寒泉,真火弥不坏。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卦]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丹井”的神秘景观,位于信州的招真观内。诗人袁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处古迹的独特魅力。

“金鼎閟寒泉”,开篇即以“金鼎”与“寒泉”相配,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金鼎,古代用于炼丹或祭祀的器具,象征着神圣与力量;寒泉,则暗示了水源的纯净与深邃,二者结合,仿佛预示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潜藏其中。

“真火弥不坏”,进一步揭示了这处景观的非凡之处——即使经过时间的侵蚀,依然保持着不灭的真火。这里的“真火”不仅指实际的火焰,更象征着内在的活力与永恒的精神力量,强调了其超越时间和物质的特性。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这处景观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景象,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会释放出奇异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运用了“飞腾”和“光怪”这两个词,既描绘了景观的动态之美,也暗含了其蕴含的神秘力量和变化莫测的特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无限可能的世界,让人对“丹井”这一古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朱窝杨柳青地近沧洲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三首(其一)

朱窝杨柳青,明日是清明。

地下不识醉,悲欢总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朱窝杨柳青地近沧洲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三首(其二)

朱窝杨柳青,黄河泻如注。

还俟飞絮时,相同入海去。

形式: 古风

朱窝杨柳青地近沧洲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三首(其三)

朱窝杨柳青,自爱青青好。

亦如送行客,相逢不知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题应德茂游吴纪事二绝(其一)

涧冻冰泉咽,松悬月露清。

何人会真趣,细坐与君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