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送苏伯固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从前曾几度和你离别,这一次分手我们都已在暮年。你的胡须已经全都白了,明天就要动身去淮南。
饮罢酒往回走时明月跟随着我,泪眼看花犹如迷蒙的云雾。盼望着他日明月也随你一同归来,想你的梦萦绕在这湖边的小路。

注释

三度别君来:谓三次与苏伯固作别。
迟暮:比喻晚年,衰老。
髭须:胡须。
淮南:路名。
这里指扬州。
花如雾:谓老年头发花白,有如雾中看花。
逐: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生查子·送苏伯固》。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苏伯固多次离别后的深深感慨。"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描绘了两人频繁的离别,且此次分别显得尤为苍老感伤。"白尽老髭须",通过描写自己胡须斑白,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明日淮南去",预示着友人即将远行,令人黯然神伤。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借酒浇愁,月光下洒泪,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泪水打湿了周围的花朵,如同雾气弥漫。最后两句"后夜逐君还,梦绕湖边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自己在梦中追逐友人,心绪难离,梦境中仍围绕着湖边的小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一)

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

毕竟拟为伧父,凭君说与吴侬。

形式: 六言诗 押[冬]韵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三)

人在画屏中住,客依明月边游。

未卜柴桑旧宅,须乘五湖扁舟。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