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渐莺声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轻轮。

旋东风染绿,绵绵平野,无际烟春。

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

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

冷落池塘残梦,是送君归后,南浦消魂。

赖东君能客,醉卧展香茵。

尽教更、行人远,也相伴、连水复连云。

关山道,算无今古,客恨长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随着黄莺的歌声渐渐临近,探寻着春天的气息,河边的小路上,轻快的车轮滚动。
春风迅速地染绿了大地,连绵的田野上,无边的春烟弥漫。
最令人痛苦的是夕阳西下,让人倚着栏杆发愁。
无法忍受湘江的遥远,王孙般的你被滞留在这里。
池塘边的冷清梦境,仿佛在送别你之后,南浦之地令人心碎。
幸好有东君这样的朋友,让我沉醉在香气四溢的草地上。
尽管行人渐行渐远,但愿陪伴你的还有那连绵的水和云。
穿越关山的道路,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旅人的愁绪永远新鲜。

注释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探:探寻。
河畔:河边。
轻轮:轻便的车轮。
潇湘:湘江的别称。
南浦:古代送别之地。
东君:春天的神灵。
香茵:香气浓郁的草地。
行人:远行的人。
关山:关隘和山脉。
客恨:旅人的愁绪。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是宋代词人郑子玉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展现了词人的伤感与怀旧之情。开篇“渐莺声近也”以渐次清晰的莺鸣声,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探年芳、河畔扼轻轮”则描绘了河畔游人欢聚的情景,春风染绿了原野,烟柳春色无边。

“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表达了词人对夕阳西下的哀愁,倚栏远眺,心中满是离别之苦。接下来,“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借用了湘妃的典故,表达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冷落池塘残梦”则将离别后的落寞心境融入梦境,南浦消魂,更显凄凉。

词人借助“醉卧展香茵”的自我麻醉,试图忘却离愁,但“尽教更、行人远”一句又揭示了内心的矛盾,即使醉酒也无法阻止行人的远离。最后,“也相伴、连水复连云”描绘了关山阻隔,水天相连的景象,寓意着无论相隔多远,词人的思绪和牵挂都将如山水般绵延不断。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春天的景色与离别的愁绪交织,展现出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尽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羁旅漂泊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1)

郑子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人随水去不返,此字与山留无穷。

形式: 押[东]韵

三贤祠

飞凤屹立万仞壁,下有深渊不可测。

问讯深渊有何物,骄然桀鷔护巢穴。

寻常任意自出没,砥柱中流喷涛雪。

舟人偶有毫厘失,挫手婴鳞即粉骨。

每到王正上七日,昂头掉尾见金脊。

霁严收怒了无迹,共与邦人供踏迹。

滩头鸡卜人得吉,鼓吹鞦韆总春色。

但见五采文焕发,尽是前贤醉鸦墨。

今来古往几风月,要之勿用果何益。

莫邪尚不终磨灭,筇杖一跃肯局蹐。

我龙会见乘霹雳,起作甘霖沛天泽。

形式: 古风

题苕溪道观壁

纷纷红雨入苍苔,密荫新成莺友来。

拟逐幽人梦蓬岛,一声裂竹故惊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上众官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