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诗

唐虞有赓歌,言志始为诗。

浑噩元化里,包匦理无遗。

饮食以为质,采色安所施。

有娀既以衰,文质将析离。

周《雅》启其钥,楚《骚》荡其涯。

役精实有物,云表发高思。

苏李缀遗响,齐梁多芜辞。

卓哉栗里子,清真乃得之。

杜陵忠厚人,情深文亦奇。

奈何李供奉,独赏谢玄晖?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探讨了从唐虞时期开始的诗歌发展脉络,从最初的“赓歌”到“诗”的形成,再到不同风格的演变。诗中提到的“浑噩元化里,包匦理无遗”,描绘了诗歌在原始混沌状态中的包容性和全面性。接着,“饮食以为质,采色安所施”则暗示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强调了其本质与表达的重要性。

“有娀既以衰,文质将析离”表明了诗歌风格的分化,从“周《雅》启其钥,楚《骚》荡其涯”可见,周代的雅乐和楚地的骚体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接下来,“役精实有物,云表发高思”赞扬了诗人深入思考,追求高远意境的精神。

“苏李缀遗响,齐梁多芜辞”对比了古代诗人与后来作品的质量,指出苏李的诗歌虽已成往事,但仍有余音绕梁;而齐梁时期的诗歌则显得过于繁复,缺乏真挚情感。最后,“卓哉栗里子,清真乃得之”赞美了陶渊明(字元亮,号栗里)的诗歌风格,认为他的作品纯净真挚。“杜陵忠厚人,情深文亦奇”则评价了杜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文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顾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对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敬仰,同时也对后世诗歌创作提出了期待,希望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保持诗歌的真挚与深度。

收录诗词(30)

吕履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牛口谷

虎头岩,牛口谷,山农斤斧入林木。

取材为炭充官屋,命与豺虎争反覆。

里胥坐门催军粟,箕敛斗会麦千斛,鸠声未已索食肉。

终岁许许,不宁邦族,入门手足成皲瘃。

皲瘃不足惜,担负入县,诘旦归来庤刍菽。

老者谷死少者哭,为问哭者何所欲?

愿地勿生山,山勿生木,不然宁葬豺虎腹。

羡彼鳏寡与孤独,一身委壑,心无系属。

形式: 古风

长歌行送友人游太梁

君不见秦川客子旷世之逸才,吟诗百篇酒百杯。

但见饮尽市中酒,不知诗似黄河天上来。

瀚海鹏飞蔽日月,龙门鳣起随风雷。

华岳三峰在脚底,蹴踏万里昆仑摧。

三光不舒神鬼怒,帝命文鬼施禁锢。

极之所往吾道穷,东西南北游何处?

洛阳古都会,才子如星布。

贾谊长沙死,苏秦燕国去。

后来者谁可与言,东里之颦邯郸步。

我生在穷谷,白首事章句。

与君相逢松石陬,感君却扇一回顾。

婕妤羞见邢夫人,低头下泣不敢妒。

我织流黄,君织纨素,五色为章,不如衣故。

思公子兮未敢言,怨美人兮恐迟暮。

浮沉谁许青云交,莫问悠悠彼行路。

以兹倾倒忘饥渴,欢娱过景参商阔。

千里相思共秋月,明明在天何可掇。

惟有春风知我心,一夕吹君来颍阴。

颍阴西望乡关远,白云无际山沉沉。

箕山之巅,大嵬之岑,芳草清和,夏木萧森,可以与君握手而登临。

胡为杖策大梁去,别恨还同河水深。

况复今日人间世,朱亥侯嬴不得意。

但饮千钟醽醁酒,莫问十年不平事。

解我囊,治君装,薜荔衣,芰荷裳。

浩然气吐青天上,下视俗物都茫茫。

朽腐神奇亦何常,绵绣文章皆秕糠,水云山木生光芒。

长歌歇,天苍苍。

形式: 古风

早发褒城

旅客闻鸡早,征车发驿亭。

江城摇落月,石栈出寒星。

林启前村白,天回远岫青。

七盘关下水,幽咽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留别汉南诸子

白起城边草,年年怨别离。

汉王台上月,夜夜照相思。

歧路自兹去,故人何处期?

涔淫数行泪,东尽汉江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