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五)

侯景陷吴兴,太守书生耳。

战败整衣坐,视死如脱屣。

吾忝任专城,朝廷危至此。

不能力匡复,是则深可耻。

景犹怜悯之,欲存其一子。

自分吾一门,己在鬼录里。

安能就尔胡,乞恩以贷死。

世人恶无后,苟活聊尔尔。

侧闻张也风,亦可少愧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五)》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侯景攻陷吴兴,太守为书生的背景,展现了忠诚与生死抉择的深刻主题。

首句“侯景陷吴兴”点明了事件的起因,侯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叛将,其攻陷吴兴,预示着一场动荡即将展开。接着,“太守书生耳”揭示了太守的身份,作为一位书生出身的地方官,面对强敌,他的处境显得尤为艰难。

“战败整衣坐,视死如脱屣”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太守在战败后的从容不迫,他将死亡视为轻而易举之事,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背后,是对国家和职责的深切忠诚。

“吾忝任专城,朝廷危至此”表达了太守对自己职责的自责,以及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不能力匡复,是则深可耻”进一步强调了太守对于未能有效挽救国家危局的自我谴责,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景犹怜悯之,欲存其一子”描述了侯景对太守的同情,愿意留下其一子以保全血脉。然而,太守却选择了另一种更为坚定的立场:“自分吾一门,己在鬼录里。安能就尔胡,乞恩以贷死。”

这几句诗中,太守明确表示自己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即使在死后,他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而不是为了苟活于世而违背自己的原则。他拒绝了侯景的怜悯,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这意味着死亡。

最后,“世人恶无后,苟活聊尔尔。侧闻张也风,亦可少愧矣”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反思,指出人们往往过于看重后代的延续,而忽视了个体的尊严和道德原则。通过引用“张也风”的例子,暗示了在某些情况下,坚守个人原则可能比追求家族传承更为重要,从而引发读者对于忠诚、牺牲与生存价值的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五)》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抉择与情感,不仅展现了忠诚与生死的深刻主题,还引发了对于个人道德、社会责任以及时代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六)

晋阳初起甲,适从犹未决。

欲鼓行而西,仍恐进不克。

屈突凭坚城,退则为所蹑。

此策乃危道,腹背须受敌。

莫若攻河东,主之自裴寂。

公子曰不然,兵贵风雨疾。

吾席累胜威,西人望风匿。

智勇不及措,取同振槁叶。

倘顿坚城下,安坐糜日月。

众心既以离,大事去可惜。

济河定关中,约法十二则。

何哉隰城尉,一见如旧识。

何哉马邑丞,一呼忘旧隙。

壮士置幕府,参军置记室。

羲声布遐迩,文武焕然集。

而顾立幼君,盖其心欲得。

自为大丞相,总揆加九锡。

然后攘取焉,掩耳盗铃习。

前恭与后恭,两帝寻一辙。

神尧视世充,亦复何差别。

盖于起兵初,声罪讨弑逆。

吊民数淫虐,遍移四方檄。

庶几踵汤武,不循魏晋述。

尔时诸君子,惜哉见未及。

泰山有道士,献书魏公密。

当乘士马锐,直指江都邑。

执取独夫广,号令天下一。

斯谋奇而正,安往无俊物。

或隐于屠贩,或寄于盗贼。

优游黄冠中,乃见徐洪客。

郑公发迹等,出处故殊绝。

言可得而闻,招之不可得。

翩翩失所往,岂蹈烟雾窟。

不然縠城隅,全身化为石。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七)

贞观二年诏,谋反岂独为。

何患事不发,告密亦有宜。

自今奴告主,勿受仍斩之。

君臣逃两然,可以此理推。

笑杀不义侯,受封建武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八)

武氏窃神器,祸心久包藏。

爱子幽别宫,他族称天潢。

神功闰十月,国老同平章。

次年三月间,召还卢陵王。

史官所纪载,从容仍慨慷。

栉风沐雨劳,定鼎繇文皇。

遽移而之他,毋乃天意伤。

姑侄与母子,孰亲须揣量。

千秋传子孙,庙食垂无疆。

未闻侄天子,为姑立蒸尝。

至性相感悟,反周复为唐。

取日于虞渊,咸池洗其光。

潜授与五龙,夹之以飞翔。

时贤意我公,委蛇别有长。

淫奴可比肩,北面妩媚娘。

浴兰莫振衣,弹冠毋沐芳。

至人贵同尘,绕指百鍊刚。

君子曰不然,论世可得详。

先是被罗告,考掠神扬扬。

大周革命初,万物新锋铓。

旧臣反是寔,诛戮分所当。

皇天后土临,牵引何肺肠。

被面血淋漓,触柱头颅强。

廷诤守丹陛,屡试于危亡。

纡徐浊河中,清济流不妨。

奋起北斗南,独步谁颉颃。

曷当任术数,破觚刓其方。

权者衡重轻,道非反经常。

与其凫泛泛,吾宁驹昂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九)

上帝有时醉,忠孝无古今。

是故晓天道,不若敦人伦。

寄谢令狐潮,天人匪条分。

人伦君未识,安知天地心。

寂寥军令严,试看雷将军。

面门矢猬集,屹然如木人。

先是玄元庙,痛哭率吏民。

束蒿灌以脂,投之绝攀登。

大小三百战,带甲馀六旬。

矢尽随取携,藁人夜缒城。

贼笑不设备,死士斫其营。

雍邱既已全,睢阳虚左迎。

远请为公守,公为远将兵。

合围月晕然,战苦云何深。

饮血复裹疮,不鸣卷旆钲。

兵自识将意,将亦识士情。

茶纸聊同餐,枵腹无脱巾。

壮哉鼠与雀,微躯酬国恩。

爱马雷电姿,爱妾冰雪魂。

愿解壮士饥,化为一杯羹。

城陷辄死之,不负八尺身。

阳阳等平常,须髯磔如神。

当其苦守时,尺寸殊斤斤。

蚍蜉蚁子微,援绝谁见存。

犬胡日以滋,奚啻百万群。

鲠其喉与牙,搏食无繇因。

蔽遮江淮间,转运资中兴。

三日相公至,十日陈留平。

天畀完节焉,生死何足云。

尔时颜太保,又一张中丞。

生骂牧羊奴,如狗狗不狺。

死当为厉鬼,杀贼报圣明。

握拳直透爪,齧齿几穿龈。

常山暨我公,千古犹并称。

何物王承业,亦复同进明。

拥兵利城陷,觊窃其功名。

此辈抑何多,豺痕被冠缨。

告急于临淮,漠然置罔闻。

围城饿月馀,独食义不能。

因拔所佩刀,断指鲜血淋。

一座皆感激,泣下纷沾襟。

贼破誓移师,矢著浮图层。

慷慨好男儿,呜呼南霁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