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阵图

坡翁胸次何磥砢,杂遝千矛攒万笴。

一生长为竹写神,落纸筼筜森可把。

青云纠纠晓相压,苍雪纷纷昼仍堕。

长鎗磨戛飐绿沉,细甲钩连纽青锁。

此幅分明作阵图,左右中坚皆勇果。

正如绛侯剪诸吕,麾下健儿齐袒左。

又如赤壁走阿瞒,一炬怒鏖黄盖火。

囊沙壅水待半渡,摩垒斩关知彼我。

此君意气有如许,讵可奔北降老可。

金莲道人亦好事,远游爱鼓沧浪柁。

斛珠不买青楼娼,博取归来云颇颇。

敲门拄杖弃不用,砚几书屏邀对坐。

客来无诗不与语,琢肾雕肝谁得罢。

一朝去主芙蓉城,付与郎君重封裹。

我来愧在作者后,品画题诗忘缕琐。

周彝商鼎篆奇谲,赵璧随珠光璀瑳。

摩挲病眼拂卷素,玉节金枝纷娿娜。

雨中三日不出门,四客相看足如跛。

就中两客程与陈,吐辞清新曾帖妥。

回头动是三十霜,快读令人夷坎坷。

长潘短李炳貂豹,紫岩汶阳嗔果裸。

我诗乞与作衙官,掷笔乱峰青朵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竹阵图”为题材,巧妙地将竹子的形象与古代战场的阵型相结合,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英勇果敢的精神。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竹子组成的壮观阵列,既表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也寓意着勇气与力量。

诗中“坡翁胸次何磥砢,杂遝千矛攒万笴。”开篇即以苏轼(坡翁)的胸襟比作竹林的广阔与坚韧,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排列如同战场上密布的兵器,既展示了竹子的密集与力量,也暗喻了竹子所代表的坚韧不屈的精神。

“一生长为竹写神,落纸筼筜森可把。”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神韵与生命力,诗人仿佛亲自执笔,将竹子的形态与精神融入画中,使得读者仿佛能亲手触摸到那挺拔的竹竿。

接下来的几句,“青云纠纠晓相压,苍雪纷纷昼仍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子与云、雪相比较,描绘出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坚韧与美丽,无论是清晨的云雾还是白天的雪花,都无法动摇竹子的根基。

“此幅分明作阵图,左右中坚皆勇果。”将竹子阵列比作战场上的阵型,左右两侧的竹子如同军队的左右翼,中间的竹子则象征着军队的核心力量,表现出竹子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着勇敢与果决的精神。

“正如绛侯剪诸吕,麾下健儿齐袒左。”这里引用历史典故,将竹子阵列与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绛侯相比,进一步强化了竹子作为英勇战士的形象。

“又如赤壁走阿瞒,一炬怒鏖黄盖火。”再次运用历史典故,将竹子阵列与赤壁之战相联系,通过火烧赤壁的场景,展现了竹子阵列的威力与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赋予了竹子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英勇果敢精神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

毛南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泄山

两崖镵天不容舠,玉龙喷壑翻云涛。

冰山潨下白石碎,雪浪捲起银台高。

天风吹寒草木冻,六月飞霜洒阴洞。

青蛇跳出一线长,赤口倾波渴云梦。

云奔雷激趋群灵,天关咫尺通幽冥。

岩头好借一勺水,六合尽洗尘埃清。

形式: 古风

玉女洞

星官何年游太清,飞来化作高崖青。

天地无心蕴精巧,造化有迹通幽灵。

神剜鬼凿妙镌削,瑶台清冰出万壑。

剑光穿斗射龙文,元气蟠空孕西角。

东南宇宙烟濛濛,卞和夜泣空山中。

何人更施补天手,为我献入明光宫。

形式: 古风

洞岩山

石楼突兀开仙宫,海上驾出金鳌峰。

龙窝久蛰云雾冷,蚁穴或作王侯封。

嵌空深入九地底,虚壑飉飂朔风起。

冰丝有泪泣鲛珠,棋局无声敲玉子。

六丁凿斧光精莹,我欲铲破阴崖扃。

火轮飞出天鸡鸣,万国同照阳乌明。

形式: 古风

家公万柳堤

会稽西南山万岑,西来水多愁太阴。

长鲸翻身海底出,家侯筑堤留至今。

家侯之功何可及,污邪如云万家邑。

翡翠烟收谷雨晴,鲤鱼风起鲸波发。

道傍古木镌遗铭,千古万古存幽灵。

百川无停功不息,东望禹穴云山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