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鲸桥

池港开门就作桥,朱栏相望压鲸腰。

风摇慢摺游溶绿,波底何妨著霁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池塘港湾像敞开的大门,仿佛一座桥横跨其中,朱红色的栏杆相互映照,如同压在大鲸的腰部。
微风吹过,水面轻轻摇曳,绿色的水波缓缓荡漾,波底似乎也能承载晴朗的天空。

注释

池港:指池塘与港湾相连的地方。
开门就作桥:形容池港形状开阔,仿佛天然形成一座桥梁。
朱栏:红色的栏杆。
压鲸腰:比喻栏杆的壮观景象。
慢摺游溶绿:形容风轻柔地吹动水面,使绿色的水波荡漾。
著霁霄:在波底仿佛能承载晴朗的天空,霁霄指雨后或雪后放晴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风光图景,充满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池港开门就作桥”,这一句通过“开门”来形象地表达池塘与外界相连的场景,强调的是水陆交通的便利,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就作桥”的用词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即兴创造和享受的态度。

“朱栏相望压鲸腰”,这里的“朱栏”指的是彩色装饰的栏杆,给人以温暖、华丽之感。与此同时,“相望”二字传达了一种对岸相亲、邻里间的情谊交流。而“压鲸腰”则是通过比喻手法,将桥梁之美与神话中的巨兽“鲸”联系起来,增添了诗句的想象力和戏剧性。

接下来的“风摇慢摺游溶绿”,诗人捕捉到了微风吹拂下的水面波动,以及叶间透射而过的柔和绿光。这既描绘了一种宁静与闲适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波底何妨著霁霄”,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无忧的态度。“波底”象征着生活中的起伏,而“何妨著霁霄”则意味着即便是在变化不定的水面之下,也可以安然自得,享受那份清新的雨后空气。这里,“霁霄”既是指雨后的晴朗天气,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乐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欣赏,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寒食前一日西湖閒泛三首(其三)

衰鬓争如竹际苔,秋千犹记玉骢回。

短篱数尺花成簇,一日春悰不往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寒食前一日西湖閒泛三首(其二)

骤暖悬知雨信浓,半阴台榭碧烘濛。

何心更敢携壶去,孤桨微吟尚未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寒食前一日西湖閒泛三首(其一)

艳红香白遍游人,花柳酣歌识太平。

野客独谙閒意趣,草烟空爱一川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敬和东宫早梅二首(其二)

乾坤连夜玉为尘,照映冰容面面新。

句妙莫疑难属和,真成白雪对阳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