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陌微乾未放尘,青鞋不惜涴泥痕。
春风已入寒蒲节,残雪犹依古柳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描绘了一幅早春游历西湖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紫陌微乾未放尘,青鞋不惜涴泥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初春时节踏着湿润的小路行走的情景。紫陌,即紫色的道路,这里指的是由于潮湿而显得颜色深沉的土路。微乾,意味着还未完全干透。未放尘,形容道路上的尘土尚未扬起。这两句诗通过对脚印和鞋子的描写,传达了诗人不畏艰难、乐于探幽寻胜的情怀。
"春风已入寒蒲节,残雪犹依古柳根。" 这两句则描绘了早春的景象。春风已入寒蒲节,即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但仍带有几分寒意。残雪犹依古柳根,形容冬日的雪花还未完全融化,依然留在老柳树的根部。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自然界的过渡状态,是对季节变换的一种细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初现和冬日残余的对比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平凡而又独特瞬间的情感寄托。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湖暖开冰已借春,山晴留雪要娱人。
昨游未当清奇在,踏冻重来眼却新。
道堂高绝俯空明,上下跻攀取意行。
净阁虚廊人寂寂,鹤声断处忽琴声。
浪喜出峡来,峡亦何曾出。
两岸只无山,依旧江刻屈。
英州挽不来,峡山推不去。
行了一日船,依旧朝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