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名为《同赵伯充防御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东坡先生所画枯木的深刻感悟与欣赏。
首句“经纶志业终不试”,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政治或事业上大展宏图的感慨,暗示了他可能曾有过一番雄心壮志,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这句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接着,“晚岁收功翰墨林”则转而表达出诗人晚年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与满足。这里的“翰墨林”象征着文人墨客的世界,意味着诗人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价值所在,晚年得以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实现。
“偶向僧坊委陈迹”,描绘了诗人偶然间来到一处僧寺,回顾过往的经历,将自己曾经的生活点滴比作陈旧的痕迹,既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态。
最后,“每经风雨听龙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的情感。风雨象征生活的坎坷与挑战,而“听龙吟”则寓意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如同龙在风雨中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吼声,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与豪迈。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艺术追求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失落到超脱的心路历程,以及在艺术世界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