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道士离山而去,山色如死灰般沉寂。
白云不懂欢笑,青松却带着深深的哀愁。
忽然听到道士归来,鸟儿鸣叫,山色顿时开朗。
神光照亮了他头上的宝髻,佛法洗涤了尘世的污垢。
想象南北山间,花开前后,各有各自的舞台。
我向道士问候,能否借禅宗之理来些幽默。
你听到了什么才离开,又看到了什么才回来?
道士笑着不回答,这深意究竟何在?
当年你本就未曾停留,今日也并无回归。
这些言语似乎不合常理,暂且品尝白杨梅吧。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
山色:山间的景色。
死灰:形容颜色暗淡,毫无生机。
白云:象征纯洁或超脱。
宝髻:道士或僧人的头饰,象征智慧。
法雨:比喻佛法的普降。
寄声:传话,问候。
诙:幽默,诙谐。
何所闻:听到什么。
无来:没有回归。
白杨梅:水果,此处可能寓意简单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道人出山与归来的描绘,探讨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境界。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这一段表达了一种寂静而淡泊的情怀,仿佛连大自然也为之黯然失色,似乎在描绘一位禅修者出山时的景象和心境。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而当这位道人归来时,自然界也随之生机勃勃,一切都恢复了生气,这里的“神光”和“法雨”更是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位道人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也通过“借禅以为诙”一句,流露出一种对深奥禅理的探索。

"道人笑不答, 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最后,诗中描述了道人的笑而不答,以及一段似是深奥又自如的对话。这不仅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也展示了作者自己对于禅理和精神世界的理解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禅宗哲学中的“无住”思想,以及对超越凡尘、达观自在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惜肠空誇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形式: 古风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

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

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

新诗说尽万物倩,硬黄小字临黄庭。

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

谁谓他乡各异县,天遣君来破吾愿。

一闻君语识君心,短李髯孙眼中见。

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

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山中既未决同归,我聊尔耳君其漫。

形式: 古风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馀年,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昔我长安见此画,叹息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

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

志公彷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

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雨中过舒教授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

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

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

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履。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归来北堂闇,一一微萤度。

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

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