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千秋岁·春雪》由清代诗人朱中楣所作,描绘了春雪纷飞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细腻情感。
开篇“琼花飘砌”,以“琼花”比喻雪花,形象地描绘出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情景,如同精美的玉砌一般。接着“点额新妆媚”,将雪花比作女子新妆后的美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美感。“微雨间,轻风起”,描绘了春日里雨与风交织的柔和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同云迷雁杳,绣阁添香沸”,通过“同云”和“雁杳”的对比,表现了春雪覆盖大地的景象,同时“绣阁添香沸”则暗示了室内温暖与室外寒冷的对比,烘托出室内温馨的气氛。接下来“囊罄也,惟馀薄酿还堪醉”,表达了尽管物质匮乏,但仍有酒可饮,借酒消愁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
“幸识贫滋味”,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理解与接受,展现出诗人的人生态度。“衙舍清如水”,以水的清澈比喻衙舍的宁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冰欲泮,寒应已”,描述了春雪融化,严寒渐去的自然现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心随残梦远,意搅繁英碎”,表达了诗人思绪随着梦境飘远,内心因繁花的凋零而感到哀伤。
最后,“春又也,人归不似春归易”,总结了春雪带来的变化,春回大地,但人却难以留住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