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禽言(其八)

割茆过荒,今年饥歉不可当。

割得茆来何所用,卖与巨室换糇粮。

只愁野烧茆又尽,儿啼妻泣泪浪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民在饥荒年份的艰难生活。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农民割取茅草以换取粮食的过程,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境遇。

诗中“割茆过荒,今年饥歉不可当”两句,开篇即点明了故事背景——在荒年,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割取茅草。这里的“茆”指的是茅草,是当时农村常见的建筑材料和燃料。而“饥歉不可当”则直接揭示了这一年份的严重饥荒,使得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

接着,“割得茆来何所用,卖与巨室换糇粮”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农民的困境。他们割取的茅草并非自用,而是为了换取食物——“糇粮”,即口粮。这反映了农民们为了基本生存需求,不得不将劳动成果出售给富户,以换取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这种交换关系体现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以及农民在经济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最后,“只愁野烧茆又尽,儿啼妻泣泪浪浪”两句表达了农民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他们担心野外的火灾会烧尽他们的茅草资源,导致再次陷入无处可住、无物可卖的绝境。同时,孩子们的哭泣和妻子的泪水,生动地描绘了家庭成员因饥饿和生活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痛苦情绪。这一场景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荒年份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苦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饥荒年份农民的悲惨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极端条件下为求生存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它不仅是一幅历史画卷,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和人性苦难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十禽言(其九)

得过且过,知几安分终无祸。

风和莫诧文羽鲜,雪冷休惭氄毛堕。

故侯还卖青门瓜,相君曾向牛衣卧。

形式: 古风

十禽言(其十)

婆婆缫丝,缫得五采光陆离。

织成山龙与藻火,献诸紫禁供朝衣。

祀汾封岱总宜服,不须山茧贡莱夷。

形式: 古风

松坡为奉新胡处士赋

君不见彭泽门前五株柳,摇曳春光能几久。

又不见武陵溪边千树桃,落红凌乱泛寒涛。

君家住在楚江曲,五亩芳园数椽屋。

园中不种柳与桃,千个长松伴幽独。

大枝夭矫凌苍冥,小枝袅娜当檐楹。

月明恍见蛟龙斗,风起如闻鸾凤鸣。

炎埃不到清如洗,良朋对奕松阴里。

樵人偶见苦不识,却疑便是园与绮。

斸苓为饵花为酒,不须辟谷求延寿。

高风潇洒夐出尘,彭泽武陵曾有否。

我亦生平最爱松,梦魂长绕徂徕峰。

烦君预扫松间石,迟我来访弹丝桐。

形式: 古风

三香图为白黄门昂赋

蕊宫三仙姝,贞姿竞芳洁。

何年谪降来尘寰,化作三花总清绝。

一在落伽峰,珠佩瑶环冰雪容。

一在罗浮下,缟袂霓裳光照夜。

凌波仙子奇更奇,水沉为骨冰为肌。

皦然并立风埃表,回看红紫俱堪嗤。

前身同住仙宫里,故向人间叙昆季。

素质元因一气钟,清芬肯与群葩比。

江州司马遗泽长,嶷然三子如三香。

娟娟叔季儒林秀,长公况是黄门郎。

我愿三子崇令德,留取芳声垂简册。

西蜀由来重二苏,晋陵行见推三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