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燕子矶俯江亭作歌

我骑白鼋浮江回,江云荡出千蓬莱。

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

乃知石燕啄江涘,化作危矶屹如此。

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

是时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

归舟一一点天末,吴中吾友今来不。

须臾涛涌天地愁,江妃十队漫江游。

琉璃堆破银山浮,巉崖失势惨欲流。

坐客不语声啾啾,欲下不下牵衣留。

我登绝顶逸兴发,一饮千钟未肯歇。

危途立足自深稳,气与风涛两冲突。

俯窥岩洞窈复深,解衣欲探蛟螭窟。

此地谁知别有天,渔子江潭自出没。

桃花何必问桃源,携竿坐待山头月。

江潭幽绝共忘机,残芦风定白鸥飞。

他年重证结邻约,起看烟水笼渔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邹炳泰的《登燕子矶俯江亭作歌》描绘了诗人乘白鼋泛江而归的壮丽景象。首句“我骑白鼋浮江回”,以奇特的想象开启,诗人仿佛驾驭神异之物,穿越江面。接下来,“江云荡出千蓬莱”写江上云雾缭绕,如仙境般奇幻。

“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两句,通过动态的视角描绘山峰和潮水,峰峦如画,潮水奔腾,展现了江景的雄浑与壮观。诗人借石燕化为危矶的传说,寓言自然之力与时间的沧桑。

“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进一步刻画江涛汹涌,难以停泊,凸显其险峻。随着季节变化,“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诗人感受到凉爽的秋意,也引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归舟一一点天末”描绘归航的孤独,而“吴中吾友今来不”则流露出期待与友人相聚的情感。随后,诗人以江涛、江妃(水神)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营造出神秘而壮美的氛围。

“我登绝顶逸兴发”至“气与风涛两冲突”,诗人登上高处,豪情勃发,与自然的力量对抗,表现出超然的气概。他欲探索岩洞,暗示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隐秘世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叹渔子自在的生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并期待与友人重逢,共享江潭的宁静与美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6)

邹炳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以兼顺天府尹,未能事先觉察林清之变,降官。嗜古书画,收藏甚富。有《午风堂丛谈》

  • 字:仲文
  • 号:晓屏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741—1820

相关古诗词

登三宿岩

人言寺在山,兹独山藏寺。

玲峰何嵌空,旧日江涛致。

岩名号三宿,胜地雍公次。

忆昔海陵骄,采石百万帜。

晨炊玉麟堂,权潜忠未至。

犒师非督师,转败出人意。

不生裴度忠,临安恐终觊。

翩然文武才,贞哉社稷志。

江帆一夕收,千载题名字。

杰阁阅兴亡,双塔经移置。

游人石磴还,尚说前朝事。

静海起钟声,江鸥没沙际。

形式: 古风

杨建斋寓居玉泉山西盛言流泉之美惠一小瓯作诗谢之

郊畿品名泉,玉泉乃第一。

由来天上味,茗笈未殚述。

支流分小勺,甘冽疗宿疾。

君住玉山西,茶香销永日。

见我啧啧称,一啜或过七。

我本二泉人,几载绾京秩。

诗肠枯似藁,谈口胶如漆。

著屐拟寻山,十约九仍失。

咿轧小车来,隔巷疲驴叱。

携将春瓮月,贮此幽人室。

虽无竹炉煎,沙缶松涛溢。

新凉回角枕,清味蕴缃帙。

归梦到山房,僧来话禅律。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登岱

苍崖回合磴千重,直上天门紫气浓。

绝顶无云生下界,深宵迎日自中峰。

玉苔阴润悬淙涧,仙佩朝鸣偃岫松。

经峪幔亭颓落尽,不须高唱溯登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久雨

久雨昼昏黑,余阴暧幽屋。

天影逗明晦,云脚递伸缩。

枯杨发新姿,低藤下深绿。

土花夹荒径,垣衣被墙木。

散发走广野,振衣睇层麓。

潜蛟匝奔湍,激雷闭穷谷。

快意溯清流,开襟逆飞瀑。

六合清气蟠,一吸欲满腹。

窅然发浩吟,环坐媚幽独。

形式: 古风